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红闹:形容花色艳丽,热闹非凡。
- 二月寒:指早春时节的寒冷。
- 中秋: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
- 君家:指对方家中。
- 泮水:古代学宫前的水池,象征学问。
- 宫墙:指学宫的围墙。
- 吾道:我的学说或主张。
- 重春:再次迎来春天,这里指杏花再次开放。
- 孔子坛:指孔子讲学的地方,象征儒家学问。
翻译
杏花在二月寒风中红艳热闹地开放,中秋时节还能再次观赏到它的美丽。你家学宫旁的泮水边,我的学说在孔子的讲坛上再次迎来了春天。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杏花在不同季节的两次开放,寓意学问的生生不息和传承。诗中“红闹枝头”生动描绘了杏花的艳丽,而“中秋还许两回看”则巧妙地将时间跨度拉长,展现了杏花的坚韧与生命力。后两句则通过学宫与孔子坛的意象,表达了对学问传承的重视和对儒家文化的尊崇。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对学问和自然之美的赞美。
方回
元朝诗人、诗论家。方回节操无可言者,为世所讥,然善论诗文,论诗主江西派,为江西诗派殿军(参见《中国文学史·第三卷·第六编·元代文学》)。字万里。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南宋理宗时登第,初以《梅花百咏》向权臣贾似道献媚,后见似道势败,又上似道十可斩之疏,得任严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将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论,及元兵至,又望风迎降,得任建德路总管,不久罢官,即徜徉于杭州、歙县一带,晚年在杭州以卖文为生,以至老死。
方回罢官后,致力于诗,选唐、宋近体诗,加以评论,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
方回的其他作品
相关推荐
- 《 感寓 》 —— [ 明 ] 童轩
- 《 乙巳仲秋自题道装小影时年七十 》 —— [ 清 ] 赵同骥
- 《 熙宁壬子八月于洛阳妙觉寺考试举人及还道出嵩少之间至许昌共得大小诗二十六首 其三 将出洛城过广爱寺见三学演师引观杨惠之塑宝山朱瑶画文殊普贤为赋三首 》 —— [ 宋 ] 苏辙
- 《 感寓 》 —— [ 明 ] 童轩
- 《 甲子秋八月偶思出游往往累日不能归或远至傍县凡得绝句十有二首杂录入稿中亦不复诠次也 》 —— [ 宋 ] 陆游
- 《 仲秋寓径江张伯雅席上作 》 —— [ 元 ] 卢琦
- 《 满江红 》 —— [ 清 ] 胡薇元
- 《 乙未八月避地前湖三首 其一 》 —— [ 元 ] 王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