蚤春雪后携尊小楼独坐因忆客岁同三君子舟中饮乐甚也辄赋四韵寄麟洲公并柬张彭二丈
百尺晴光绕画阑,一尊池馆坐高寒。
璚楼四照天花合,玉笛孤吹陇树残。
郢客阳春元寡和,兔园词藻尽登坛。
亦知剡曲堪乘兴,十载袁安启户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蚤春:早春。蚤,古同“早”。
- 携尊:携带酒杯,指饮酒。
- 画阑:雕花的栏杆。
- 高寒:指地势高而寒冷,也用来形容孤高冷峻的意境。
- 璚楼:美玉建造的楼阁,形容楼阁华美。
- 四照:四面照耀,形容光明照耀。
- 天花:雪花。
- 玉笛:精美的笛子。
- 陇树:山岭上的树木。
- 郢客:指楚国的文人,这里泛指文人。
- 阳春:古代楚国的一种高雅乐曲,这里比喻高雅的艺术。
- 寡和:少有应和,指曲高和寡。
- 兔园:古代文人雅集的地方,这里指文人聚集的场所。
- 词藻:华美的文辞。
- 登坛:登上文坛,指在文学上有所成就。
- 剡曲:指剡溪,在今浙江嵊州,古代文人常在此地游玩赋诗。
- 袁安:东汉时期的文学家,这里借指文人。
- 启户:开门,这里比喻开始创作或活动。
翻译
早春时节,阳光明媚,我带着酒杯独自坐在画阑环绕的池馆中,感受着高处的寒意。美玉般的楼阁在雪花的四面照耀下显得格外明亮,孤零零的玉笛声中,山岭上的树木似乎也带着残雪的痕迹。我想起了楚国的文人,他们的阳春白雪般的艺术少有人能应和,而我们的词藻和才华也已经在文坛上有所建树。我知道剡溪的曲水可以激发创作的兴致,但十年来,像袁安这样的文人却难以开启创作之门。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早春雪后的景象,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的文人生活,表达了作者对往昔文人雅集的怀念和对当前创作困境的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如“璚楼”、“玉笛”等,营造出一种孤高冷峻而又充满艺术气息的氛围。同时,通过“郢客阳春”和“兔园词藻”等典故,展现了文人对高雅艺术的追求和对文学成就的自豪。最后,以“剡曲”和“袁安”为喻,抒发了对创作自由和灵感的渴望,以及对现实困境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