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慰献孟:慰劳孟子。
敦杖(dūn zhàng):指年过四十,已经老成持杖。
枚叟(méi sǒu):指老年人。
步兵:指步卒,士兵。
薏苡(yì yǐ):一种谷物,古代常用来养生。
莃莶(xī xiān):一种草药,古代常用来饮用。
先公:指先贤,前辈。
负薪:背负柴禾,指贫困。
翻译
慰劳孟子,四十岁已经老成持杖,却未到衰老应该退隐的时候。疾病是因为年老,忧虑却是因为要担负步卒的责任。吃薏苡的饭应该早些,喝莃莶的药水则不要拖延。先贤的廉洁很高尚,贫困却要背负柴禾的辛苦。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四十岁的人,已经到了老年的阶段,但仍然要承担责任,面对疾病和忧虑。诗人通过描述这个人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先贤高尚品德的敬仰,以及对贫困生活的坚忍和勇气。整首诗简洁明了,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和对人生境遇的体悟。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