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古

诸葛王佐才,乃慕乐将军。 燕昭本姬姓,豫州亦懿亲。 齐破将尊周,霸业为桓文。 为燕振积弱,周命亦维新。 天王威一奋,六国仍为臣。 燕号为宗国,西向制强秦。 孔明为刘氏,与乐同一身。 帝蜀岂本怀,汉业徒三分。 悲哉孝献没,一日能无君。 元年纪章武,掩泪当秋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诸葛王佐才(zhū gě wáng zuǒ cái):指诸葛亮,刘备的重要谋士。乐将军:指乐毅,战国时期的将军。燕昭:指燕昭王,燕国的君主。桓文:指桓文王,周朝的君主。燕振积弱:指燕国振兴并积蓄力量。周命:指周朝的命运。宗国:指祖国。孔明:指诸葛亮。刘氏:指刘备一族。帝蜀:指刘备称帝的蜀汉。章武:指章武元年,即公元221年。

翻译

赞美古代英才 诸葛亮是刘备的得力谋士,他敬仰乐毅这位将军。 燕昭王本姓姬,是豫州的贵族。 周朝灭亡后,刘备建立了蜀汉,成为桓文王那样的霸业。 他帮助燕国重新振兴,改变了周朝的命运。 天王威力大振,其他六国都成了他的臣服。 燕国被封为宗国,对抗强大的秦国。 诸葛亮效力于刘备一家,与乐毅有着相同的志向。 刘备建立的蜀汉,终究只能分割汉朝的版图。 可悲的是,孝献皇帝去世了,一天之内失去了君主。 在章武元年,掩泪迎接秋天的凉风。

赏析

这首诗歌赞美了古代的英才和伟人,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描述,展现了那个时代的风貌和人物的伟大。诗中描绘了诸葛亮、乐毅等人的形象,表达了对他们的敬仰和赞美。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政治格局的变化和人物命运的起伏,展现了历史的沧桑和人生的无常。整体氛围庄严肃穆,寄托了诗人对古代英才的崇敬之情。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