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江作

浮玉天门上下标,长江至此一回潮。 青山尽向金陵出,虎踞龙蟠为本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浮玉:指山峰。
  • 天门:指山峰之间的通道。
  • :标志,此处指山峰的显著位置。
  • 金陵:南京的古称。
  • 虎踞龙蟠:形容地势险要,像虎蹲坐、龙盘曲。

翻译

山峰如同浮玉,在天门上下显著地标示着,长江流到这里,潮水回旋一次。 青山都朝向金陵方向耸立,地势险要如同虎蹲坐、龙盘曲,这是为了本朝的稳固。

赏析

这首作品以壮丽的山河为背景,描绘了长江与山峰的雄伟景象。通过“浮玉天门”和“长江回潮”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的壮阔与变化。后两句“青山尽向金陵出,虎踞龙蟠为本朝”,则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政治寓意结合,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稳固的期望。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体现了屈大均诗歌的雄浑风格。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