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曲送客返金陵

飞桥三折逐溪长,红杏千株落水香。 十里溪云连古木,阴森不见帝城墙。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飞桥:高架的桥梁。
  • 三折:形容桥梁曲折多变。
  • 逐溪长:沿着溪流延伸。
  • 红杏:红色的杏花。
  • 千株:形容杏树众多。
  • 落水香:花瓣落入水中,散发出香气。
  • 十里溪云:形容溪流上空云雾缭绕。
  • 古木:古老的树木。
  • 阴森:形容树木茂密,光线昏暗。
  • 帝城墙:指皇城的城墙。

翻译

高架的桥梁曲折多变,沿着溪流延伸,红杏花千树万树,花瓣落入水中,散发出阵阵香气。溪流上空云雾缭绕,古老的树木连绵十里,树木茂密,光线昏暗,以至于看不到皇城的城墙。

赏析

这首作品以金陵的自然风光为背景,通过描绘飞桥、红杏、溪云和古木等元素,展现了一幅幽静而神秘的画面。诗中“飞桥三折逐溪长”一句,既表现了桥梁的曲折之美,又暗示了溪流的蜿蜒之态。而“红杏千株落水香”则进一步以红杏的艳丽和花香的馥郁,增添了画面的生动与诗意。后两句“十里溪云连古木,阴森不见帝城墙”则通过对比古木的阴森与帝城墙的隐匿,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喧嚣、充满历史沧桑感的幽静之地。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金陵自然与人文景观的深切感受。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