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秋五日客端州承太守王公招同诸公游七星岩分赋得秋字

中湖山作七螺浮,势截牂牁上下流。 石笋中通多地道,东西穿出大龙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端州:古地名,今广东韶关一带。
  • 承太守:古代官职,负责管理地方行政事务。
  • 七星岩:位于广东韶关市南郊,以奇石怪洞而著称。
  • :此处指赋诗,即各自写诗作。
  • 牂牁(zāng kǎi):古地名,今广东韶关一带。
  • 石笋:石灰岩溶洞中的钟乳石。
  • 大龙湫(qiū):古代传说中的一个地名,指地下洞穴。

翻译

仲秋的第五天,我作为客人受到端州的太守王公的邀请,和其他朋友一起游览七星岩。我们各自写下以秋字为题的诗作。

中湖山犹如七只螺旋上浮,形势阻断了牂牁河的上下流动。石笋中有许多通往不同地方的地道,东西两侧穿过了大龙湫。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仲秋时节客人在七星岩游览的情景,通过描写山势和地貌,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和神奇。作者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将景色描绘得生动而富有想象力,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