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沈君小影

形影陶公此亦真,羲皇以上更无人。 科头不见三千丈,欲为君如漉酒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沈君:指古代文学家沈约
  • 形影:指沈约的形象和声誉
  • 陶公:指古代文学家陶渊明
  • 羲皇:古代传说中的黄帝
  • 科头:指科举考试的头名
  • 三千丈:形容极高的境界
  • 漉酒巾:古代过滤酒的布巾

翻译

沈约的声誉如同陶渊明一样真实,即使是在黄帝以上也找不到比他更优秀的人。他的才华高超,无法用常人的眼光来衡量,就像过滤酒的布巾一样,想要为他澄清一切。

赏析

这首诗是屈大均赞颂古代文学家沈约的才华和声誉。通过比喻和夸张的手法,表达了沈约在文学上的卓越地位,将他与陶渊明、黄帝等伟大人物相提并论,展现了沈约在文学界的独特地位和无与伦比的才华。整首诗意境深远,表达了对沈约的敬佩和赞美。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