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后五日作

已是立秋来,凉风尚未催。 卧乾蕉叶簟,吟冷藕花杯。 宿鸟烟初合,流萤雨不开。 窥帘有明月,欲曙尚徘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立秋(lì qiū):二十四节气之一,表示夏季结束,秋季开始的时节。 乾蕉(gān jiāo):指干燥的芭蕉叶。 藕花(ǒu huā):指莲藕开放的花朵。 宿鸟(sù niǎo):过夜的鸟儿。 流萤(liú yíng):指飞舞的萤火虫。 窥帘(kuī lián):从窗帘后面窥视。 欲曙(yù shǔ):即天将破晓之时。

翻译

已经是立秋的时候了,凉风还没有完全吹来。 躺在干燥的芭蕉叶簟上,啜饮着冷冽的莲藕花茶。 夜晚的鸟儿归巢,飞舞的萤火虫却未现身。 透过帘子看见明亮的月光,黎明即将到来却仍徘徊不定。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立秋后的一幕幕景象,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凉爽初秋的氛围。诗中运用了大量意境深远的描写,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一种宁静、清幽的意境。作者通过对细节的描写,使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立秋时节的宁静与美好。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