菉猗亭次张观察韵

使君才藻见声诗,公暇挥毫向曲池。 吐绶文禽花暖处,晒珠琼蚌月晴时。 冬开最喜梅枝早,夏熟多愁荔子迟。 野客相通情不厌,笑倾金屈酒盈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菉猗(lù yī):古代宴会的亭子名字。 观察(guān chá):观赏。 藻(zǎo):才华。 暇(xiá):空闲。 毫(háo):毛笔。 曲池(qǔ chí):曲水的池塘。 绶(shòu):丝绦。 文禽(wén qín):指善于吟诗作对的人。 珠琼蚌(zhū qióng bàng):指珍珠和玉蚌。 野客(yě kè):指游荡在野外的客人。 金屈(jīn qū):古代的一种酒器。 卮(zhī):古代盛酒的器皿。

翻译

使君的才华在诗歌中得以展现,闲暇时挥毫在曲池边。绶带上飞舞着文雅的鸟儿,花儿在温暖的地方盛开,珍珠和玉蚌在明亮的月夜中晒着。冬天最喜欢梅花提前开放,夏天多愁的是荔枝成熟较晚。野外的客人彼此心意相通,欢笑间金屈酒满满盈满卮。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菉猗亭观赏景致时的情景,通过描写四时景物和饮酒作乐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情的感悟。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和人情深的赞美之情,展现了一种恬静优美的意境。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