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花

春魂多少在蚕丛,化作山花踯躅红。 朵朵知含亡国恨,无情亦与子鹃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蚕丛(cán cóng):指蚕茧聚集的地方。 踯躅(zhí zhú):指植物在风中摇摆的样子。 亡国恨:指对国家失去的怀念和悲伤。 子鹃:指杜鹃鸟。

翻译

春天的灵魂有多少停留在蚕茧中,化作山间的花朵摇曳生姿的红色。 每一朵花都明白地承载着失去国家的悲伤,即使没有感情,也与杜鹃鸟一样。

赏析

这首诗以杜鹃花为象征,表达了春天的美好与悲伤交织的意境。诗人通过描绘春天中杜鹃花的形象,暗喻了人生中的离别和悲伤。杜鹃花作为一种美丽而富有特色的花卉,被赋予了深刻的意义,代表了对故国的怀念和对逝去的事物的悲伤。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优美,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和情感的思考。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