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刘生之金陵就昏

少年频首路,江左问乡园。 廉吏难为子,忠臣易有孙。 礼方恙雁执,诗有兔丝言。 自此孤生竹,依依泰岱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金陵:南京的别称。
  • 屈大均:明代诗人。
  • 廉吏(lián lì):指廉洁的官员。
  • 忠臣:忠诚的臣子。
  • 礼方:礼仪失序。
  • (yàng):疾病。
  • 雁执:指雁飞而不散。
  • 兔丝:指兔子的毛。
  • 孤生竹:孤独的生活。
  • 泰岱(tài dài):指泰山和岱宗。

翻译

年轻人常常在路上,来到江南询问故乡的位置。廉洁的官员难以为子孙谋福利,而忠诚的臣子却容易为后代留下美名。礼仪失序,雁群飞行却不分散,诗篇中有关兔毛的描写。从此以后,过着孤独的生活,依依不舍地向泰山和岱宗致敬。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年轻人在旅途中思考家乡和人生的场景,反映了官场的廉洁和忠诚的重要性。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表达了对孤独生活和对传统的敬仰之情。整体氛围清新脱俗,意境深远。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