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后同杨少参张山人分韵

飞甍雪霁拥岧峣,睥睨光凝迥未消。 白凤羽从全魏落,苍龙鬐挂浊漳遥。 褰帷秀色峥嵘至,信马寒声凿落骄。 却忆西山多气象,千官拄笏紫宸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飞甍(fēi méng):飞檐,指屋檐的飞翘部分。
  • 雪霁(xuě jì):雪后放晴。
  • 岧峣(tiáo yáo):形容山峰高耸。
  • 睥睨(pì nì):斜视,有傲慢之意。
  • 白凤羽:比喻雪花。
  • 全魏:指古代魏国全境,这里泛指北方。
  • 苍龙鬐(cāng lóng qí):苍龙的鬃毛,比喻山脉。
  • 浊漳:漳河的别称,流经河北、河南等地。
  • 褰帷(qiān wéi):拉开帷幕。
  • 凿落:形容声音清脆响亮。
  • 拄笏(zhǔ hù):古代官员上朝时手持的笏板,这里比喻官员。
  • 紫宸朝:皇帝的朝会。

翻译

雪后放晴,屋檐上的积雪在阳光下闪耀,山峰高耸,傲视四周,雪光依旧未消。 雪花如同白凤的羽毛从北方飘落,山脉宛如苍龙的鬃毛,在漳河的远处挂起。 拉开帷幕,秀美的景色峥嵘而至,信马由缰,寒风中的声音清脆响亮。 此时却想起西山的壮丽景象,众多官员手持笏板上朝,紫宸朝的气象万千。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雪后放晴的壮丽景象,通过“飞甍雪霁”、“白凤羽”、“苍龙鬐”等意象,生动地表现了雪后山川的雄伟与美丽。诗中“褰帷秀色峥嵘至”一句,以拉开帷幕的动作引出秀美的自然景色,形象生动。结尾“千官拄笏紫宸朝”则通过官员上朝的场景,暗示了诗人对国家大事的关心和对壮丽景象的赞美。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敏锐感受和深厚的艺术功底。

王世贞

王世贞

明苏州府太仓人,字元美,自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刑部主事。杨继盛因弹劾严嵩而下狱,世贞时进汤药,又代其妻草疏。杨死,复棺殓之。严嵩大恨。会鞑靼军入塞,嵩诿过于世贞父蓟辽总督王忬,下狱。世贞与弟王世懋伏嵩门乞贷,忬卒论死,兄弟号泣持丧归。隆庆初讼父冤,复父官。后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好为古诗文,始与李攀龙主文盟,主张文不读西汉以后作,诗不读中唐人集,以复古号召一世。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于是天下咸望走其门,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尽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