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庚寅:指庚寅年,即干支纪年法中的一个年份。
- 元日:农历新年的第一天。
- 祝圣:古代祭祀仪式中祝福皇帝的仪式。
- 谒陵:前往陵墓祭拜。
- 腊意:指腊月的气氛,腊月即农历十二月。
- 爆竹:燃放的鞭炮,用于庆祝节日。
- 仙仗:指皇帝的仪仗。
- 蓬莱:神话中的仙境,这里比喻皇宫。
- 尧樽:指古代圣君尧的酒器,比喻皇帝的酒宴。
- 柏条:柏树的枝条,常用于祭祀。
- 汉省:指汉代的官署,这里泛指朝廷。
- 呼嵩:指呼唤嵩山,嵩山为五岳之一,这里象征国家的吉祥。
- 瑞霭:吉祥的云气。
- 银钥:银制的钥匙,象征皇宫的开启。
- 祠官:负责祭祀的官员。
- 锦袍:华丽的官服。
- 东郊:城市的东边郊外。
- 探早梅:寻找早开的梅花。
翻译
庚寅年的元日恰逢立春,庆祝皇帝的仪式结束后,我穿着红锦袍前往陵墓祭拜。腊月的气氛即将结束,爆竹声催促着新年的到来,我们争相依偎在皇帝的仪仗旁,聚集在如蓬莱仙境般的皇宫中。皇帝的酒宴上,柏树枝条被用作祭品,春风轻轻吹入,朝廷中呼唤嵩山的吉祥之声回荡,吉祥的云气也随之回旋。皇宫的大门渐渐开启,银制的钥匙象征着新年的开始,负责祭祀的官员们目睹了这新年的第一幕,他们身着锦袍,庄严而华丽。不知春天已经悄悄到来多少,明日我将前往东郊,去寻找那早开的梅花,感受春天的气息。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庚寅年元日立春的盛况,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节日的喜庆气氛和皇宫的庄严华丽。诗中“腊意将归爆竹催”一句,既表达了旧岁的结束,又预示了新年的到来,爆竹声成为时间的分界线。后文通过对皇帝酒宴、祭祀仪式和官员服饰的描写,进一步以视觉和听觉的双重感受,展现了节日的隆重和皇家的尊贵。结尾的“探早梅”则寄托了对春天到来的期待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敏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丰富,是明代节日诗的佳作。

王世贞
明苏州府太仓人,字元美,自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刑部主事。杨继盛因弹劾严嵩而下狱,世贞时进汤药,又代其妻草疏。杨死,复棺殓之。严嵩大恨。会鞑靼军入塞,嵩诿过于世贞父蓟辽总督王忬,下狱。世贞与弟王世懋伏嵩门乞贷,忬卒论死,兄弟号泣持丧归。隆庆初讼父冤,复父官。后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好为古诗文,始与李攀龙主文盟,主张文不读西汉以后作,诗不读中唐人集,以复古号召一世。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于是天下咸望走其门,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尽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
王世贞的其他作品
- 《 仲山先生归佳城得挽歌四绝送之 》 —— [ 明 ] 王世贞
- 《 凤笙曲 》 —— [ 明 ] 王世贞
- 《 伏承御史院王大夫再损肴醴之贶聊抒短句情见乎辞 》 —— [ 明 ] 王世贞
- 《 题方子元焕西郭草堂 》 —— [ 明 ] 王世贞
- 《 弇园杂咏四十三首清凉界 》 —— [ 明 ] 王世贞
- 《 子念事解后以酒慰劳得二章 》 —— [ 明 ] 王世贞
- 《 长夏无事避暑山园景事所会即成微吟得二十绝句 》 —— [ 明 ] 王世贞
- 《 张太史明成送母还豫章 》 —— [ 明 ] 王世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