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明卿大参以诗见贺司寇之迁且订修真之约而所托似非其人聊以奉酬且示微风
秋风忽下楚天翰,似为浮荣动古欢。
任使白门宽吏傲,却妨丹灶背人寒。
新春实买鸱夷楫,异日虚留司寇冠。
莫笑鲰生城旦对,由来黄老近申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承明卿:指承明殿的官员,这里可能指某位官员。
- 大参:古代官名,参谋或参议。
- 司寇:古代官名,掌管刑狱。
- 修真:修炼身心,追求长生不老。
- 白门:指官署的大门,这里泛指官场。
- 丹灶:炼丹的炉灶,这里指修炼之地。
- 鸱夷楫:鸱夷是一种古代的船,楫是船桨,这里指船只。
- 司寇冠:司寇的官帽,这里指官职。
- 鲰生:小人物,自谦之词。
- 城旦:古代刑罚,指夜间守城。
- 黄老:指道家思想,以黄帝和老子为代表。
- 申韩:指法家思想,以申不害和韩非为代表。
翻译
秋风忽然从楚天吹下,似乎是为了浮华的名利而触动了古老的欢愉。 尽管在白门(官场)中可以宽恕官吏的傲慢,但修炼之地却背对着人们感到寒冷。 新春时确实买下了船只,准备在将来留下司寇的官帽(即辞官)。 不要嘲笑我这个小人物在城旦(夜间守城)时的对话,因为道家思想与法家思想其实相近。
赏析
这首诗是王世贞对某位官员的贺诗,同时也是对自己未来修真生活的期待。诗中,“秋风”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而“楚天翰”则暗指诗人的心情。诗人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修炼生活的向往,通过“白门”与“丹灶”的对比,突显了内心的矛盾。最后两句则体现了诗人对道家与法家思想的深刻理解,以及对自己身份的谦逊态度。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道路的深思熟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