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闭关:闭门谢客,断绝与外界的交往。
- 虚自群喧:表面上与众人喧哗,实际上内心空虚。
- 草大还:草草地完成大事,这里指草率地处理事务。
- 青眼:指对人或事物的喜爱和重视。
- 尘寰:尘世,人间。
- 国士:国家的杰出人才。
- 若个:哪一个。
- 山人:隐士。
- 生计:生活的方式或手段。
- 渐贫:逐渐贫穷。
- 悭:吝啬。
- 地垆:地炉,用于取暖的火炉。
- 榾柮:木柴。
- 煨:用微火慢慢地煮。
- 生芋:未煮熟的芋头。
- 萧萧:形容风雨声。
翻译
表面上与众人喧哗,内心却感到空虚,草率地处理事务,对尘世的喧嚣不再有太多喜爱。 任由那些国家的杰出人才去谋划国家大事,哪一个隐士愿意真正隐居山林呢? 长期生病,最好的医方莫过于懒惰,生活逐渐贫穷,最好的生活方式莫过于吝啬。 地炉中用木柴慢慢煮着生芋头,风雨声萧萧,我选择闭门谢客,断绝与外界的交往。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的厌倦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中,“虚自群喧草大还”一句,既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空虚,也反映了他对世俗生活的疏离感。后文通过对“国士”和“山人”的对比,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渴望。最后,以“地垆榾柮煨生芋,风雨萧萧且闭关”作结,形象地描绘了诗人闭门谢客、远离尘嚣的生活状态,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