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春三日志事
四皓不爱羽翼奇,归欲商山茹紫芝。
青宫再参亚辅选,太学仍请诸生师。
鹢首欲北何迟迟,十四字已君房规。
即披羊裘钓七泽,女牛一星谁不知。
何如且学苦县叟,小隐柱下窥希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四皓:指汉初商山四位隐士,即东园公、绮里季、夏黄公、甪里先生。
- 羽翼奇:比喻特殊的才能或地位。
- 商山:地名,位于今陕西省商洛市,传说四皓隐居之地。
- 茹紫芝:吃紫色的灵芝,象征隐居生活。
- 青宫:古代太子的宫殿,也指太子。
- 亚辅选:指担任次于辅政大臣的职位。
- 太学:古代官办的最高学府。
- 诸生师:指在太学中教授学生。
- 鹢首:古代船头的一种装饰,这里指船。
- 何迟迟:为何迟迟不行动。
- 十四字已君房规:指已经按照君王的规划行事。
- 披羊裘:穿着羊皮衣,指隐居生活。
- 七泽:指古代楚地的七个湖泊,这里泛指隐居之地。
- 女牛一星:指织女星和牛郎星,比喻名声远扬。
- 苦县叟:指老子,因其曾任周朝的苦县令。
- 柱下:指老子,因其曾任周朝的柱下史。
- 希夷:指道家追求的无形无象的境界。
翻译
四位隐士不爱他们那非凡的羽翼,选择归隐商山,吃着紫色的灵芝。 在太子的宫殿中再次参与辅政的选拔,在太学里仍旧请求成为学生的老师。 船头想要北行却迟迟不动,已经按照君王的规划行事。 即便穿着羊皮衣在七泽之地垂钓,你的名声又有谁不知道呢? 不如且学那位苦县的老人,隐居在柱下,窥探那无形无象的道家境界。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四皓隐士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权力的淡漠。诗中“四皓不爱羽翼奇”一句,即表明了隐士们对于世俗地位的不屑一顾,而“归欲商山茹紫芝”则进一步描绘了他们追求的宁静与超脱。后文通过对太学、辅政等世俗事务的提及,对比了隐士与世俗生活的不同选择,最终以“何如且学苦县叟,小隐柱下窥希夷”作结,强调了作者对于道家隐逸生活的推崇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