贼深矣俞生颇有桑梓之恋胡能北哉恐一旦之不戒赋此寄怀凡十二韵
之子乏时韵,颓然初一丘。
为玄转寂寞,守黑故夷犹。
五岳无禽向,三径有羊求。
以兹衡门色,坐摄太华秋。
衣食疑神隐,诗书与卧游。
何悟欃枪下,顿使客星愁。
鳌簪摧碣石,凿齿啖神州。
血改勾吴道,烽炎沧海流。
匏瓜系不食,萍梗飘自由。
恐晚丹青意,谁堪玉石谋。
天目亮怀阻,地肺未云脩。
宁因贵六尺,讵忍弃千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贼深矣:贼,指盗贼或敌人;深矣,形容情况严重。
- 俞生:人名,指诗中的主人公。
- 桑梓之恋:桑梓,指故乡;恋,指对故乡的眷恋。
- 胡能北哉:胡,何;能,能够;北哉,向北去吗。
- 一旦之不戒:一旦,万一;不戒,不警惕。
- 颓然:形容心情沮丧。
- 一丘:指平凡之地。
- 为玄转寂寞:玄,指玄学或深奥的事物;转,变得;寂寞,孤独。
- 守黑故夷犹:守黑,指隐居;故,仍然;夷犹,从容不迫。
- 五岳无禽向:五岳,指中国的五大名山;无禽向,没有鸟儿飞向,形容荒凉。
- 三径有羊求:三径,指隐居的小路;有羊求,有羊来寻求,比喻有志同道合的人。
- 衡门色:衡门,指简陋的门;色,景象。
- 坐摄太华秋:坐摄,静静地观察;太华,指华山;秋,秋天的景象。
- 衣食疑神隐:衣食,生活所需;疑神隐,仿佛神仙隐居。
- 诗书与卧游:诗书,指读书;卧游,指在家中遐想。
- 何悟欃枪下:何悟,何曾想到;欃枪,古代兵器,比喻战乱。
- 顿使客星愁:顿使,立刻使;客星,指流星,比喻流浪者;愁,忧愁。
- 鳌簪摧碣石:鳌簪,指巨大的力量;摧,摧毁;碣石,地名,比喻坚固的事物。
- 凿齿啖神州:凿齿,古代传说中的怪物,比喻敌人;啖,吞噬;神州,指中国。
- 血改勾吴道:血改,血流成河;勾吴,指吴地;道,道路。
- 烽炎沧海流:烽炎,烽火;沧海,大海;流,流动。
- 匏瓜系不食:匏瓜,葫芦;系,悬挂;不食,不食用。
- 萍梗飘自由:萍梗,浮萍和草梗,比喻漂泊无定。
- 恐晚丹青意:恐晚,恐怕迟了;丹青,绘画,比喻记录或表达。
- 谁堪玉石谋:谁堪,谁能承担;玉石谋,指重要的计划或决策。
- 天目亮怀阻:天目,指天目山;亮怀,明亮的胸怀;阻,阻碍。
- 地肺未云脩:地肺,指地下的泉水;未云脩,未曾修整。
- 宁因贵六尺:宁因,宁愿因为;贵六尺,指人的身高,比喻生命。
- 讵忍弃千秋:讵忍,怎能忍心;弃千秋,放弃长远的未来。
翻译
俞生啊,你对故乡的眷恋如此之深,怎能轻易向北而去呢?恐怕万一不警惕,就会遭遇不幸。我写下这首诗,寄托我的忧虑,共有十二个韵。
你这个人缺乏时下的风韵,颓废地居住在这平凡之地。你转向深奥的事物,变得孤独,却依然从容不迫地隐居。五岳之中没有鸟儿飞向,而你的隐居小路上却有志同道合的人来访。这样的景象,让我静静地观察着华山的秋色。
你的生活仿佛神仙隐居,读书与遐想成为你的日常。何曾想到,战乱之下,立刻使流浪者感到忧愁。巨大的力量摧毁了坚固的事物,敌人吞噬着这片土地。血流成河改变了吴地的道路,烽火在大海中燃烧。
你悬挂的葫芦不食用,像浮萍和草梗一样漂泊无定。恐怕迟了,无法记录或表达你的心意,谁能承担这重要的计划呢?天目山的明亮胸怀被阻碍,地下的泉水未曾修整。
宁愿因为生命的宝贵而留下,怎能忍心放弃长远的未来。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俞生的深切关怀和忧虑。诗中,诗人通过对俞生隐居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他对故乡的眷恋和对时局的忧虑。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五岳无禽向”、“鳌簪摧碣石”等,生动地描绘了战乱带来的破坏和流离失所的景象。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对友人命运的关切和对时代动荡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