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龙观

绛节春时憩,玄宫夜不扃。 薛衣屏日月,松骨破雷霆。 剥落群真像,凄凉上帝庭。 蚁台留雉堞,蜗壁断丹青。 王气千年合,銮舆一夕经。 河山被容卫,草木吐精灵。 谷忆三呼应,云疑五彩停。 莫将荣辱理,来此叩桑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绛节(jiàng jié):红色的符节,古代用以象征权力或身份的标志。
  • (qì):休息。
  • 玄宫(xuán gōng):指深邃神秘的宫殿,常用来形容道观或寺庙。
  • (jiōng):关闭。
  • 薛衣:指用薛荔(一种植物)的叶子制成的衣服,这里可能指道士的服饰。
  • (bǐng):遮挡。
  • 松骨:形容松树的枝干。
  • 剥落:脱落,剥离。
  • 群真:指众多神仙。
  • 蚁台:形容建筑低矮,如同蚂蚁的巢穴。
  • 蜗壁:形容墙壁上的装饰或壁画已经破损不堪。
  • 雉堞(zhì dié):城墙上的齿状矮墙。
  • 王气:指帝王的气运。
  • 銮舆(luán yú):帝王的座车。
  • 容卫:指帝王的仪仗和护卫。
  • 精灵:指自然界中的神灵或精魂。
  • 五彩:五彩斑斓的颜色。
  • 桑溟:指深邃的海水,这里比喻深奥的哲理或宇宙的奥秘。

翻译

在春天手持红色符节在此休息,深夜的道观大门未关。 穿着薛荔叶制成的衣服遮挡了日月,松树的枝干能破除雷霆。 众多神仙的雕像已经剥落,上帝的殿堂显得凄凉。 低矮的建筑如同蚁穴,墙壁上的壁画已经断裂。 帝王的气运千年不衰,帝王的座车一夜经过。 河山被帝王的仪仗和护卫所覆盖,草木中充满了神灵的气息。 回忆起山谷中的三声呼应,云彩似乎停下了五彩斑斓的变幻。 不要用荣辱的观念来这里探讨深奥的哲理。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古老而神秘的道观景象,通过对道观内部景象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其历史的沧桑和神秘的氛围。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绛节”、“玄宫”、“薛衣”等,构建了一个超脱尘世的道教世界。通过对道观内部破败景象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道教神秘主义的向往。最后两句则提醒人们,不要用世俗的荣辱观念来评判这里,而应更深层次地理解和体验道教的哲理。

王世贞

王世贞

明苏州府太仓人,字元美,自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刑部主事。杨继盛因弹劾严嵩而下狱,世贞时进汤药,又代其妻草疏。杨死,复棺殓之。严嵩大恨。会鞑靼军入塞,嵩诿过于世贞父蓟辽总督王忬,下狱。世贞与弟王世懋伏嵩门乞贷,忬卒论死,兄弟号泣持丧归。隆庆初讼父冤,复父官。后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好为古诗文,始与李攀龙主文盟,主张文不读西汉以后作,诗不读中唐人集,以复古号召一世。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于是天下咸望走其门,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尽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