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癸未:中国传统纪年农历的干支纪年中的一个循环,这里指某一年的癸未年。
- 除夜:即除夕夜,农历年的最后一天晚上。
- 篝灯:悬挂的灯笼。
- 苦吟:指沉思吟咏,这里形容诗人深沉的思考和感慨。
- 儿女态:指儿女情长,多愁善感的情绪。
- 剧:加剧,更加。
- 恬憺:安静淡泊。
- 蹉跎:虚度光阴。
- 衰颜:衰老的容颜。
- 不解事:不懂世事,不明事理。
- 狂态:放纵不羁的态度。
- 知音:理解自己的人。
- 有铁皆成错:比喻即使有坚硬的铁,也可能因为错误的使用而变得无用。
- 无弦始是琴:意指真正的音乐不在于琴弦的有无,而在于心灵的感受。
- 百虑:各种忧虑。
翻译
回忆起往昔的除夕夜,我对着悬挂的灯笼沉思吟咏。 即使没有儿女情长的多愁善感,心中的岁月感慨依旧加剧。 我自愧于自己的安静淡泊,虚度光阴直到今日。 衰老的容颜不懂世事,放纵不羁的态度寻找理解自己的人。 即使有坚硬的铁,也可能因为错误的使用而变得无用; 真正的音乐不在于琴弦的有无,而在于心灵的感受。 明年就是明天的早晨,希望各种忧虑不要再侵扰我。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在癸未年除夕夜所作,表达了对过去岁月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望。诗中,“篝灯对苦吟”描绘了诗人孤独沉思的场景,而“纵无儿女态,犹剧岁时心”则体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深刻感慨。后文通过“有铁皆成错,无弦始是琴”这样的比喻,传达了一种超脱物质、追求精神境界的人生态度。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