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荅于鳦先:荅(dá),答谢之意;鳦(yǐ),古代指燕子,此处可能指人名。
- 行卷:古代文人用来装载诗文的手卷。
- 童子解为郎:童子,指未成年的少年;解为郎,指被选拔为官。
- 鱼目:比喻伪劣之物。
- 六翮:指鸟的翅膀,比喻有才能的人。
- 雁行:比喻排列有序。
- 李膺:东汉时期的名士,以清高著称。
- 文举:指文才。
- 升床:指得到尊贵的待遇。
翻译
一整个春天我都孤独地叹息,觉得自己无用,但当我打开你的行卷时,喜悦之情几乎让我疯狂。 今天,君王应该会喜爱年轻的才子,就像古代童子被选拔为官一样。 在众多珍珠中挑选,却没有一颗是伪劣的鱼目,这些有才能的人一旦翅膀长成,绝不会排列无序。 不要说李膺的门第高峻,长时间以来,只有文才出众的人才能独自得到尊贵的待遇。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才华横溢的年轻人的赞赏和对古代选拔人才制度的怀念。诗中,“行卷初开喜欲狂”一句,生动地描绘了诗人看到优秀作品时的激动心情。后文通过对“童子解为郎”、“群珠拣尽无鱼目”等意象的运用,强调了选拔人才应注重真才实学,而非门第出身。最后以李膺和文举的典故,暗示了真正的才华才是获得尊重和地位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