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送吴高州明卿转贵省学宪

今皇禹贡古山川,似托图经亥步传。 露冕再穷诸粤地,谈经仍向百蛮天。 无论张楚名空大,即使居夷道亦全。 寄语雍容台省客,几人曾共伏蒲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禹贡:《尚书》中的一篇,记载了大禹治水及各地的物产、贡赋等情况,这里指代古代的地理志书。
  • 亥步:古代传说中大禹治水时,每走一步就测量一次,这里指代详细的地理测量。
  • 露冕:指官员出巡时戴的帽子,这里代指出巡的官员。
  • 诸粤:指广东、广西一带,古代称为粤地。
  • 谈经:指讲授经典,这里指教育工作。
  • 百蛮:古代对南方少数民族的泛称。
  • 张楚:指汉初张良辅佐刘邦建立汉朝,这里比喻功成名就。
  • 居夷:指居住在边远地区,这里指在边疆地区传播文化。
  • 台省:古代中央政府的机构,这里指中央官员。
  • 伏蒲:指古代官员在朝堂上跪拜的蒲团,这里指参与朝政。

翻译

当今的皇帝如同大禹一般,治理着古老的山川,仿佛是依据图经和亥步的传说来进行的。你作为官员,再次深入到广东、广西这些边远地区,不仅巡视地方,还要在那里传授经典,教育边疆的少数民族。

不要说在边疆建立名声是多么的空洞和伟大,即使是在边远地区传播文化,其道义也是完整的。我寄语那些在中央政府机构中仪态端庄的官员们,有几个人曾经有过像你这样在朝堂上跪拜参与朝政的经历呢?

赏析

这首诗是王世贞寄给吴高州明卿的,表达了对他在边疆地区教育工作的赞赏和敬意。诗中通过对比古代大禹治水和现代皇帝治理国家的情景,强调了吴明卿在边疆地区的重要使命和贡献。同时,诗人也借此机会讽刺了那些只在中央政府中空谈理论、缺乏实际经验的官员。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既表达了对友人的敬佩,也体现了诗人对国家治理和教育的深刻思考。

王世贞

王世贞

明苏州府太仓人,字元美,自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刑部主事。杨继盛因弹劾严嵩而下狱,世贞时进汤药,又代其妻草疏。杨死,复棺殓之。严嵩大恨。会鞑靼军入塞,嵩诿过于世贞父蓟辽总督王忬,下狱。世贞与弟王世懋伏嵩门乞贷,忬卒论死,兄弟号泣持丧归。隆庆初讼父冤,复父官。后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好为古诗文,始与李攀龙主文盟,主张文不读西汉以后作,诗不读中唐人集,以复古号召一世。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于是天下咸望走其门,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尽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