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古七十首李都尉陵从军
娟娟孤生蕙,托根湘山厓。
上压千仞峰,下临万仞溪。
微质殊众卉,谓为造化私。
风霜相凌迫,雨露不见滋。
朔气旦夕深,清芬坐来移。
幸登君子堂,不足配芳徽。
仰惭桧与柏,青青长不衰。
俯愧东原草,犹得奉春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娟娟:形容植物美好、柔弱的样子。
- 托根:扎根。
- 湘山:指湖南的山。
- 厓(yá):山崖。
- 仞:古代长度单位,一仞约等于八尺。
- 殊:不同。
- 众卉:各种花草。
- 造化:自然界的创造者,指大自然。
- 朔气:北方的寒气。
- 清芬:清香。
- 坐来:顿时,立刻。
- 配芳徽:与美好的事物相匹配。
- 桧与柏:两种常绿树,象征坚韧不拔。
- 青青:形容植物茂盛。
- 奉春时:迎接春天的到来。
翻译
柔弱美好的孤生兰花,扎根在湖南的山崖之上。 上方是高耸千仞的山峰,下方是深达万仞的溪流。 它的微小身躯与众不同,仿佛是大自然的特别恩赐。 风霜不断侵袭,雨露却不见滋润。 北方的寒气日益加深,清香顿时消散。 幸而被君子采摘回家,却不足以与美好的事物相匹配。 抬头惭愧面对常青的桧树和柏树,它们始终茂盛不衰。 低头愧对东原的草,它们还能迎接春天的到来。
赏析
这首诗以孤生的兰花为喻,描绘了其在恶劣环境中的坚韧与无奈。兰花虽美,却生长在险峻之地,受尽风霜之苦,清香易逝。诗人通过对比兰花与常青的桧柏、春天的草,表达了对兰花命运的同情与自愧不如的情感。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界中弱小生命的关注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