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古七十首李都尉陵从军

虽云大厦颠,一木不能当。 在昔有靡氏,孤旅兴少康。 避狄奔岐下,周鼎日隆昌。 桓桓仲山甫,车攻佐宣王。 巨君挟狙诈,炎汉郁销亡。 九有尽为新,片烬起昆冈。 兴废固无端,贤者自有常。 天柱中崩绝,妖牝操皇纲。 鲁卫相鱼肉,聪勒噬边疆。 自余与祖生,束发共徊翔。 慷慨动鸣鸡,寒霜溢干将。 天意与我违,边尘飞晋阳。 干戈迫跬武,穹庐被川梁。 俨若笼中翼,欲飞触四旁。 岂不念昔贤,何以趾遗芳。 大海呷鲸波,一苇思自航。 悴柏束颠崖,陵苕摧素商。 存为七尺辱,没为千载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大厦颠:比喻国家的危亡。
  • 靡氏:指夏朝的靡国,被少康所灭。
  • 孤旅兴少康:少康是夏朝的一位君主,他曾以少数兵力复兴夏朝。
  • 避狄奔岐下:指周文王避狄难,奔至岐山之下,后来在此建立周朝。
  • 周鼎:指周朝的政权。
  • 隆昌:兴盛昌盛。
  • 桓桓:威武的样子。
  • 仲山甫:周宣王的大臣。
  • 车攻:指军事行动。
  • 宣王:周朝的一位君主。
  • 巨君:指汉朝的王莽。
  • 狙诈:狡猾欺诈。
  • 炎汉:指汉朝。
  • 郁销亡:衰败灭亡。
  • 九有:指天下。
  • 片烬:比喻残余的力量。
  • 昆冈:山名,比喻根基。
  • 兴废:兴衰。
  • 天柱:比喻国家的支柱。
  • 妖牝:比喻邪恶的女性。
  • 皇纲:国家的纲纪。
  • 鲁卫:指春秋时期的鲁国和卫国。
  • 相鱼肉:互相残杀。
  • 聪勒:指外族的侵扰。
  • :侵吞。
  • 边疆:国家的边境。
  • 自余:指作者自己。
  • 祖生:指祖先。
  • 束发:指成年。
  • 徊翔:徘徊。
  • 慷慨:激昂。
  • 鸣鸡:鸡鸣,比喻清晨。
  • 寒霜:比喻严峻的形势。
  • :充满。
  • 干将:古代名剑,比喻武力。
  • 天意:上天的意志。
  • :违背。
  • 边尘:边疆的战乱。
  • 飞晋阳:比喻战乱蔓延。
  • 干戈:战争。
  • :逼近。
  • 跬武:半步,比喻短距离。
  • 穹庐:帐篷,比喻边疆的艰苦生活。
  • :覆盖。
  • 川梁:河流和桥梁。
  • 俨若:好像。
  • 笼中翼:比喻受困。
  • 触四旁:触碰四周。
  • :怀念。
  • 昔贤:古代的贤人。
  • 趾遗芳:留下美好的名声。
  • 大海:比喻广阔的世界。
  • :吸。
  • 鲸波:巨浪。
  • 一苇:比喻小船。
  • 思自航:想要自己航行。
  • 悴柏:憔悴的柏树。
  • :束缚。
  • 颠崖:悬崖。
  • 陵苕:高大的苕草。
  • :摧毁。
  • 素商:秋天。
  • :活着。
  • 七尺:指身体。
  • :耻辱。
  • :死亡。
  • 千载:千年。
  • :悲伤。

翻译

虽然说是国家危亡,一根木头难以支撑。在古代有靡国,少康以少数兵力复兴夏朝。周文王避狄难,奔至岐山之下,后来在此建立周朝,政权兴盛昌盛。威武的仲山甫,辅佐宣王进行军事行动。王莽狡猾欺诈,汉朝衰败灭亡。天下尽为新朝,残余的力量在根基上兴起。兴衰无定,贤者自有常道。国家的支柱崩塌,邪恶的女性掌握国家纲纪。鲁国和卫国互相残杀,外族侵扰边疆。我与祖先,成年后共同徘徊。清晨激昂,严峻的形势充满武力。天意与我相违,边疆战乱蔓延至晋阳。战争逼近,边疆生活艰苦,如同受困的鸟儿,想要飞翔却触碰四周。难道不怀念古代的贤人,如何留下美好的名声?广阔的世界中,想要自己航行。憔悴的柏树被束缚在悬崖上,高大的苕草被摧毁在秋天。活着是耻辱,死了是千年的悲伤。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历史兴衰的回顾,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个人境遇的感慨。诗中运用了大量的历史典故和比喻,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历史知识。通过对古代贤人的怀念和对现实困境的描绘,诗人的情感得到了深刻的表达。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反映了作者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王世贞

王世贞

明苏州府太仓人,字元美,自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刑部主事。杨继盛因弹劾严嵩而下狱,世贞时进汤药,又代其妻草疏。杨死,复棺殓之。严嵩大恨。会鞑靼军入塞,嵩诿过于世贞父蓟辽总督王忬,下狱。世贞与弟王世懋伏嵩门乞贷,忬卒论死,兄弟号泣持丧归。隆庆初讼父冤,复父官。后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好为古诗文,始与李攀龙主文盟,主张文不读西汉以后作,诗不读中唐人集,以复古号召一世。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于是天下咸望走其门,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尽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