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奉挽:敬挽,指敬献挽联或挽诗。
- 大司寇:古代官职,掌管刑狱。
- 一律:一首诗。
- 屈指流年:屈指计算流逝的岁月。
- 钓渭:指姜子牙在渭水边钓鱼,等待周文王的故事,比喻等待时机。
- 耆德:年高德劭,指年老而有德行的人。
- 挥金疏傅:挥霍金钱,疏远师傅,指不珍惜财富和师长的教诲。
- 辞印虞卿:辞去官职,虞卿是战国时期赵国的大夫,因不满赵王而辞官。
- 祇为书:只是为了书,指虞卿辞官后专心著书。
- 乔木:高大的树木,比喻家族或国家的根基。
- 司寇里:司寇的住所,这里指顾公的故居。
- 生刍:新鲜的草料,古代用来祭奠死者。
- 府公车:官府的车,这里指顾公的灵车。
- 伯道:指伯夷和叔齐的道德标准,他们宁死不食周粟。
- 论天道:讨论天命或天意。
- 高名:崇高的名声。
- 未虚:不是虚名,指名声是实至名归。
翻译
屈指计算,岁月如梭,仿佛姜子牙在渭水边垂钓的时光已远去,纵观历代,谁能比得上这位年高德劭的长者。他挥霍金钱,疏远师长,并非因为酒醉,而是像虞卿那样,辞去官职,只为专心著书。顾公的故居依旧,那高大的树木见证了家族的根基,我献上新鲜的草料,想要挽留那即将远去的灵车。不要用伯夷和叔齐的道德标准来讨论天命,顾公的崇高名声绝非虚名。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对大司寇长兴顾公的深切敬意和哀悼之情。诗中通过对比历史人物,突出了顾公的高尚品德和卓越成就。诗人用“屈指流年”和“钓渭馀”来强调时间的流逝和顾公的卓越,用“挥金疏傅”和“辞印虞卿”来描绘顾公的个性和选择。最后,诗人以“莫将伯道论天道”来强调顾公的名声是实至名归,不应被世俗的道德标准所评判。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顾公的无限敬仰和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