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楞严经:佛教经典,全称为《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 昙?(tán shà):指僧人。
- 素缣:白色的细绢,常用于书写。
- 舍利:佛教中指高僧火化后留下的结晶体。
- 毫尖:指毛笔的笔尖。
- 缑将蒯:缑(gōu),蒯(kuǎi),均为古代兵器,此处比喻剑客的行径。
- 舌欲钳:比喻说话谨慎或不敢说话。
- 法门:佛教指修行入道的方法和途径。
翻译
希望你每天抄写楞严经,僧人的村头都磨损了白色的细绢。夜晚望着神光在口角闪烁,早晨怀疑舍利从笔尖吐出。行歌的剑客挥舞着缑和蒯,调笑的书生却舌头像被钳住。真的佛法之门没有一字,那五千函的经卷又是谁添加的呢?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幽默诙谐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抄写佛经的看法。诗中“要君日日写楞严”展现了抄经的频繁,而“昙?村头损素缣”则形象地描绘了抄经的辛苦。后句以“神光”、“舍利”等佛教意象,增添了神秘色彩。结尾的“真个法门无一字”则体现了作者对佛法的深刻理解,认为真正的佛法不在于文字,而是在于内心的领悟。整首诗既展现了抄经的场景,又蕴含了深邃的佛教哲理。

王世贞
明苏州府太仓人,字元美,自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刑部主事。杨继盛因弹劾严嵩而下狱,世贞时进汤药,又代其妻草疏。杨死,复棺殓之。严嵩大恨。会鞑靼军入塞,嵩诿过于世贞父蓟辽总督王忬,下狱。世贞与弟王世懋伏嵩门乞贷,忬卒论死,兄弟号泣持丧归。隆庆初讼父冤,复父官。后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好为古诗文,始与李攀龙主文盟,主张文不读西汉以后作,诗不读中唐人集,以复古号召一世。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于是天下咸望走其门,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尽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
王世贞的其他作品
- 《 和张肖甫司马题王阳德使君阳湖别墅十咏知乐轩 》 —— [ 明 ] 王世贞
- 《 寒食志感示儿辈 》 —— [ 明 ] 王世贞
- 《 为彭州李徵君题会泉隐居 》 —— [ 明 ] 王世贞
- 《 初秋夜坐有感示于鳞 》 —— [ 明 ] 王世贞
- 《 饯李惟桢使君迁浙江行省参政领金华诸郡 》 —— [ 明 ] 王世贞
- 《 元驭学士于新观种花挑野菜前后戏呈得十二首 》 —— [ 明 ] 王世贞
- 《 得何仁仲远讯且以蜀笺索采芳洲新咏为作数语 》 —— [ 明 ] 王世贞
- 《 咏诸功臣像二十六首故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参军国事太傅中军右丞相征北大将军魏国公中山徐武宁王达 》 —— [ 明 ] 王世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