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上人:对僧人的尊称。
- 闭关:指僧人闭门修行,不与外界接触。
- 高居:指住在高处,比喻超脱世俗。
- 息众缘:停止与外界的交往和牵挂。
- 忍草:指坚韧不拔的草,比喻修行者的坚韧。
- 芊绵:形容草木茂盛绵延。
- 床头卧虎:比喻身边有潜在的危险或不平凡的人物。
- 顶上巢乌:比喻高处的乌鸦巢,象征高远和超脱。
- 天鼓自鸣:比喻自然界的和谐之声,如寺庙的钟声。
- 朝梵:早晨的梵音,指僧人早晨诵经的声音。
- 地肥争发:比喻土地肥沃,万物竞相生长。
- 午斋:中午的斋饭,僧人的一餐。
- 慧远:东晋时期的高僧,以种白莲著称。
- 苦役僧雏:指辛苦劳作的小僧人。
翻译
我敬佩你住在高处,远离尘世的纷扰, 四周的坚韧草木茂盛绵延。 床头虽有卧虎,难以成为常客, 顶上的乌鸦巢,岁月流转不计年。 天鼓自鸣,在早晨梵音之后, 土地肥沃,万物在午斋前竞相生长。 反而觉得慧远多事, 辛苦地让小僧人种白莲。
赏析
这首诗是王世贞赠给一位闭关修行的僧人的,表达了对僧人超脱世俗、专心修行的敬佩之情。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和象征,如“床头卧虎”、“顶上巢乌”等,形象地描绘了僧人修行环境的幽静与超然。同时,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如“天鼓自鸣”、“地肥争发”,传达了自然与修行的和谐统一。最后,诗人以慧远种白莲的故事,暗含对僧人修行生活的理解与尊重,同时也流露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