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皇御枪歌
天欲大统归文皇,健儿插羽起冀方。
隆准重瞳美髯秀,如云黑帜绿沈枪。
帜尾绒排七曜色,枪尖铁浴九秋霜。
毋论此枪丈二尺,尺刃能为万人敌。
㸌如掣电长绕身,袅若修蛇四生翼。
衔枚直透深阵后,立表时悬伏兵色。
白沟河溃呼吸中,金陵铁瓮无坚墉。
保儿身手岂不健,凡介岂敢追真龙。
紫茸甲彫赤骠死,若论元勋此枪耳。
贯镞中穿悬昧白,捍刃痕多断鳞紫。
星斗长依黼座边,虹霓不吐太平年。
宁如汉祖斩蛇剑,武库风多遽上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文皇:指明成祖朱棣,他在位时被称为文皇帝。
- 插羽:指箭,这里比喻武力。
- 冀方:指河北一带,朱棣起兵的地方。
- 隆准重瞳:形容朱棣相貌非凡,隆准指高鼻梁,重瞳指双瞳孔。
- 美髯秀:形容朱棣胡须美丽。
- 黑帜绿沈枪:黑色的旗帜和绿色的长枪。
- 七曜色:指七种颜色,这里形容旗帜色彩斑斓。
- 九秋霜:形容枪尖锋利如秋霜。
- 㸌如掣电:形容动作迅速如闪电。
- 袅若修蛇:形容枪法灵活如蛇。
- 衔枚:古代行军时士兵口衔木片以防出声。
- 立表:古代用来测日影定时刻的器具。
- 伏兵色:指隐藏的军队。
- 白沟河:地名,朱棣在此取得重要胜利。
- 金陵铁瓮:指南京,比喻坚固。
- 保儿:指朱棣的部将。
- 紫茸甲:紫色的绒毛甲。
- 赤骠死:红色的骏马死去。
- 贯镞中穿:箭贯穿。
- 悬昧白:形容箭痕。
- 捍刃痕多:刀剑的痕迹多。
- 断鳞紫:形容伤痕。
- 黼座:帝王的宝座。
- 汉祖斩蛇剑:指汉高祖刘邦的剑,传说他能斩蛇。
- 武库风多:指武库中的兵器多。
- 遽上天:突然升天,指剑被收藏。
翻译
天意要让大统归于文皇帝,健儿们插上箭羽从冀方起兵。 文皇相貌非凡,高鼻梁双瞳孔,胡须美丽,手持如云般的黑旗和绿沉枪。 旗帜色彩斑斓,枪尖锋利如秋霜。 不要说这枪只有一丈二尺,一尺长的刀刃就能对抗万人。 动作迅速如闪电,枪法灵活如蛇。 士兵口衔木片悄悄穿过敌阵后方,立表显示隐藏的军队。 在白沟河突然溃败,金陵坚固如铁瓮也无法坚守。 保儿的身手虽然健壮,但凡人怎能追赶真龙。 紫色的绒毛甲和红色的骏马都已死去,若论元勋,非此枪莫属。 箭痕贯穿,刀剑痕迹多,伤痕累累。 星斗长伴帝王宝座,虹霓不吐露太平年。 与汉高祖的斩蛇剑不同,武库中的兵器多,但剑突然被收藏。
赏析
这首诗歌颂了明成祖朱棣的英勇和智谋,通过对其起兵、战斗和胜利的描述,展现了他的非凡气质和军事才能。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夸张手法,如“㸌如掣电”、“袅若修蛇”等,生动描绘了战斗的激烈和朱棣的英姿。同时,通过对战后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朱棣功业的赞美和对太平盛世的向往。整首诗语言雄浑,意境深远,是对朱棣历史形象的艺术再现。

王世贞
明苏州府太仓人,字元美,自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刑部主事。杨继盛因弹劾严嵩而下狱,世贞时进汤药,又代其妻草疏。杨死,复棺殓之。严嵩大恨。会鞑靼军入塞,嵩诿过于世贞父蓟辽总督王忬,下狱。世贞与弟王世懋伏嵩门乞贷,忬卒论死,兄弟号泣持丧归。隆庆初讼父冤,复父官。后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好为古诗文,始与李攀龙主文盟,主张文不读西汉以后作,诗不读中唐人集,以复古号召一世。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于是天下咸望走其门,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尽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
王世贞的其他作品
- 《 余忝青社日陆叟挟岐黄之术游余门既罢归访余江上素发被领童颜不衰云且北游余谓叟术固神能治余狂疾乎因为一诗赠之叟笑不答 》 —— [ 明 ] 王世贞
- 《 戏题 》 —— [ 明 ] 王世贞
- 《 怀王参政明辅 》 —— [ 明 ] 王世贞
- 《 莫云卿过我园亭值醉为虐醒而有赠 》 —— [ 明 ] 王世贞
- 《 紫盖峰 》 —— [ 明 ] 王世贞
- 《 晦日园行初见红梅一树作 》 —— [ 明 ] 王世贞
- 《 李本宁兄过访挟客曰来君者其名相如其字不疑与谈而悟则吾贞吉先生也喜而赋长篇赠之 》 —— [ 明 ] 王世贞
- 《 杭州诗人蒋少翼馆于中涓所薄游不偶将归故乡赋此送之 》 —— [ 明 ] 王世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