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虎臣谒予兄弟吴门将北访于鳞且云欲与汪中丞伯玉共建维摩精舍赋此赠别兼用示嘲

吴郎嗜酒好诗雅成癖,千金散尽家四壁。巷讥室谪了不关,瞪眼模糊向天白。 自云得尚汪中丞,所愿更识历下生。王家兄弟亦不恶,四子者片语足定千秋名。 以兹杖策来吴会,拟踏天门望沧海。白雪呼来片片寒,青春醉后堂堂在。 中丞晚节师维摩,一宅施为窣堵波。吴也自称大檀越,其若囊中羞涩何。 顾余亦有王珣宅,为君布金不盈尺。莫以庄严愿未酬,莲华会上低眉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吴虎臣:人名,即吴郎,诗中的主角。
  • 谒予:拜访我。
  • 吴门:指吴地,即今江苏一带。
  • 将北:将要北上。
  • 访于鳞:拜访于鳞,可能指另一位文人或朋友。
  • 汪中丞:人名,可能是官员或文人。
  • 维摩精舍:维摩诘的精舍,指佛教修行的地方。
  • 赋此赠别:写这首诗作为送别。
  • 兼用示嘲:同时带有讽刺或戏谑的意味。
  • 嗜酒好诗:喜欢饮酒和写诗。
  • 雅成癖:对高雅的事物有特别的爱好。
  • 千金散尽:花费了大量的金钱。
  • 家四壁:形容家境贫寒,四壁空空。
  • 巷讥室谪:街坊邻居的讥笑和家人的责备。
  • 了不关:完全不关心。
  • 瞪眼模糊:形容醉酒的样子。
  • 向天白:仰天长叹。
  • 得尚:得到赏识。
  • 历下生:可能指历城(今济南)的文人。
  • 王家兄弟:指作者王世贞及其兄弟。
  • 片语足定千秋名:一句话就能决定千古名声。
  • 杖策:拄着拐杖。
  • 吴会:吴地的都会。
  • 天门:天上的门,比喻高远的境界。
  • 白雪呼来:形容诗句高洁。
  • 青春醉后:年轻时醉酒。
  • 师维摩:以维摩诘为师,指修行佛法。
  • 窣堵波:佛塔。
  • 大檀越:大施主。
  • 囊中羞涩:形容经济拮据。
  • 王珣宅:王珣的宅邸,可能指作者的家。
  • 布金:施舍金钱。
  • 不盈尺:不足一尺,形容数量少。
  • 莲华会上:佛教中的莲花会,指佛教的盛会。
  • 低眉色:低头表示谦卑。

翻译

吴郎你既爱饮酒又好写诗,对高雅之事有着特别的爱好,不惜花费千金,以至于家徒四壁。街坊邻居的讥笑和家人的责备你全然不放在心上,只是醉眼朦胧地仰天长叹。

你自称得到了汪中丞的赏识,还希望能认识历城的文人。王家的兄弟们也不差,我们四人只需一句话就能决定千古名声。

因此你拄着拐杖来到吴地,打算踏上天门眺望沧海。你的诗句如同白雪般高洁,即使年轻时醉酒,青春依旧在。

汪中丞晚年以维摩诘为师,将他的宅邸改建为佛塔。你自称是大施主,但囊中羞涩,又能如何呢?

我也有王珣的宅邸,愿意为你施舍金钱,虽然不多。不要因为庄严的愿望未能实现而感到遗憾,在佛教的莲花会上,低头表示谦卑。

赏析

这首诗是王世贞赠别吴虎臣的作品,同时也带有一定的讽刺和戏谑。诗中描绘了吴虎臣的个性和行为,如嗜酒好诗、不拘小节,同时也表达了对他的赞赏和期待。通过对比吴虎臣的豪放与自己的谦逊,王世贞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人生态度。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是对友人的赠别,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反思。

王世贞

王世贞

明苏州府太仓人,字元美,自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刑部主事。杨继盛因弹劾严嵩而下狱,世贞时进汤药,又代其妻草疏。杨死,复棺殓之。严嵩大恨。会鞑靼军入塞,嵩诿过于世贞父蓟辽总督王忬,下狱。世贞与弟王世懋伏嵩门乞贷,忬卒论死,兄弟号泣持丧归。隆庆初讼父冤,复父官。后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好为古诗文,始与李攀龙主文盟,主张文不读西汉以后作,诗不读中唐人集,以复古号召一世。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于是天下咸望走其门,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尽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