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街鼓:古代城市中用以报时或警示的鼓声。
- 香篆:指香炉中燃烧的香,形状如篆字。
- 呗声:佛教徒念诵经文的声音。
- 弥陀界:指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
- 疑城:比喻难以到达的地方。
- 慈氏宫:指弥勒菩萨的居所。
- 外院:指寺院的外部区域。
- 正念:佛教术语,指正确的念头或心境。
- 无念:佛教术语,指心中无杂念,达到清净状态。
- 非心:佛教术语,指非正常的心识状态。
- 即心:佛教术语,指当下的心识状态。
- 道人:指修道的人,这里可能指僧人。
- 安身处:指修行的场所或心境。
- 清晨叩懒残:指清晨敲门叫醒懒惰的人。
翻译
街上的鼓声刚停,香炉中的香烟已寒, 诵经的声音似乎被雨声所阻断。 弥陀的极乐世界遥远,疑城却近在咫尺, 慈氏的宫殿深处,外院却宽广无边。 正念或许比无念更胜一筹, 非心状态比即心更难达到。 修道之人有自己安身立命的地方, 未必需要在清晨敲门唤醒懒散。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夜晚寺院的静谧景象,通过街鼓、香篆、呗声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诗中运用佛教术语,探讨了修行中的心境问题,表达了对于正念与无念、非心与即心的深刻思考。最后两句则体现了诗人对于修行方式的独到见解,认为修行者应有自己的安身之道,不必拘泥于形式。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于佛教哲理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