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七陵:指明十三陵中的七座陵墓,位于北京西北郊。
- 佳气:美好的气象,指吉祥之气。
- 郁葱:形容树木茂盛,也比喻气象旺盛。
- 睥睨:斜视,有傲慢、不屑之意。
- 寒烽:寒冷的烽火,指边塞的烽火。
- 北极:指北方边疆。
- 天门:比喻高大的门,这里指居庸关的关口。
- 箭括:箭的末端,比喻狭窄的通道。
- 坤轴:地轴,比喻大地的中心。
- 建瓴:高屋建瓴,比喻居高临下的形势。
- 绝质:极高的品质或才能。
- 中策:中等策略,指不够高明的计策。
- 犁庭:犁平庭院,比喻彻底摧毁敌人。
- 异才:非凡的才能。
- 青海帐:指边疆的帐篷,比喻边疆的军事设施。
- 白登台:古代地名,位于今山西省大同市东北,历史上曾是军事要地。
翻译
七陵之地,吉祥之气郁郁葱葱,傲视着寒冷的烽火在北方边疆燃起。 车辆穿过天门般的居庸关,如同箭矢穿过狭窄的通道;水流推动着大地中心,形成高屋建瓴的态势。 书生虽然才智非凡,却难以提出高明的策略;而大将却有非凡的才能,能够彻底摧毁敌人。 边疆的马匹不要轻易移动青海边的帐篷,因为汉家曾经在白登台留下过深刻的记忆。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居庸关的雄伟景象,通过对比书生与大将的不同才能,表达了作者对边疆安全的关切。诗中“七陵佳气郁葱哉”一句,既展现了明朝陵墓的庄严气象,又暗含了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后文通过对居庸关地形的生动描绘,以及对书生与大将才能的对比,展现了作者对国家边防的深思熟虑。最后两句则警示边防不可轻忽,体现了作者对国家安全的深切忧虑。

王世贞
明苏州府太仓人,字元美,自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刑部主事。杨继盛因弹劾严嵩而下狱,世贞时进汤药,又代其妻草疏。杨死,复棺殓之。严嵩大恨。会鞑靼军入塞,嵩诿过于世贞父蓟辽总督王忬,下狱。世贞与弟王世懋伏嵩门乞贷,忬卒论死,兄弟号泣持丧归。隆庆初讼父冤,复父官。后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好为古诗文,始与李攀龙主文盟,主张文不读西汉以后作,诗不读中唐人集,以复古号召一世。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于是天下咸望走其门,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尽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
王世贞的其他作品
- 《 满江红 · 题高宗赐岳武穆诏后次文徵仲待诏 》 —— [ 明 ] 王世贞
- 《 赠邹黄州彦吉迁闽学宪彦吉之先为宋忠公浩其外大王父则魏恭简公尝视两省学政者也 》 —— [ 明 ] 王世贞
- 《 张通政宇清周比部济叔沈进士子善饯予昆山有作 》 —— [ 明 ] 王世贞
- 《 闻台抨不行有感 》 —— [ 明 ] 王世贞
- 《 浣溪沙 · 闺思 》 —— [ 明 ] 王世贞
- 《 与诸公携酒昭庆戒坛陈少参从僧讲律仪口嘲 》 —— [ 明 ] 王世贞
- 《 维旄之什六章 》 —— [ 明 ] 王世贞
- 《 雨中徙居承子与诗问即答 》 —— [ 明 ] 王世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