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然明:指张中丞,古代对地方高级官员的尊称。
- 风绩:指政绩和声望。
- 单于:古代匈奴的君主,这里指边疆的敌人。
- 蒲类海:古代西域的一个湖泊,这里指边疆的远方。
- 如椽:比喻文笔雄健,这里指张中丞的文采。
- 贺兰山:位于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古代边疆的重要山脉。
- 蘘无赤白:指没有战事,和平。
- 绶有银黄:指官职显赫,银黄指银印黄绶,是高级官员的标志。
- 秦天:指秦地的天空,这里泛指中原地区。
- 咫尺:比喻距离很近。
- 玉门关:古代边塞的重要关口,位于今甘肃省。
翻译
张中丞的政绩和声望无人能及,西边的敌人尽在掌握之中。投笔从戎,志在边疆的远方,文采斐然,连贺兰山都为之湿润。没有战事,和平长久,官职显赫,忙碌不停。听说中原地区近在咫尺,不必担心询问玉门关的情况。
赏析
这首作品赞美了张中丞的政绩和军事才能,通过“西断单于指掌间”展现了其对边疆敌人的掌控力。诗中“投笔欲干蒲类海”和“如椽还湿贺兰山”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分别表达了张中丞的远大志向和文采飞扬。后两句则描绘了和平景象和显赫官职,最后以“秦天犹咫尺”和“未须愁问玉门关”作结,表达了对中原地区的亲近感和对边疆安全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