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立移居
汝意在穷巷,生涯诵卜居。
庚桑新畏垒,苦竹旧张庐。
孝友元无间,蓬蒿了不除。
地今仁里美,池是让泉馀。
宛尔双桐并,萧然五柳疏。
移家无担石,立壁有图书。
不改看山户,初迷问字车。
东林夜来月,强半为君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庚桑:古代传说中的仙人名。
- 畏垒:山名,传说中庚桑楚居住的地方。
- 苦竹:一种植物,这里可能指张仲立旧居周围的环境。
- 张庐:搭建的简陋房屋,这里指张仲立的旧居。
- 孝友:孝顺和友爱。
- 蓬蒿:杂草,比喻荒凉或杂乱。
- 仁里:仁者居住的地方,比喻美好的居住环境。
- 让泉:让出的泉水,比喻谦让的美德。
- 双桐并:两棵桐树并立,形容景象。
- 五柳疏:五棵柳树稀疏,形容景象。
- 担石:古代计量单位,这里指搬迁时没有多少财物。
- 立壁:站立的墙壁,这里指家中的书籍。
- 问字车:指求学的车辆,这里指张仲立新居的位置不易找到。
- 东林:东边的树林,这里指张仲立新居附近的景色。
翻译
你的心意在于那幽深的巷子,生活所依赖的是卜算得来的居所。 新的居所仿佛庚桑楚的畏垒山,旧的居所则是苦竹环绕的张庐。 孝顺和友爱从未间断,杂草丛生却从不修剪。 现在居住的地方是仁者所居的美丽之地,池塘是谦让之泉的余泽。 两棵桐树并立,五棵柳树稀疏,景象宛然。 搬迁时没有多少财物,但家中书籍堆积如壁。 看山的窗户依旧,初来时迷路,问学的车马难寻。 东边树林的夜月,多半为你而舒展。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张仲立移居新地的情景,通过对新旧居所的对比,展现了主人公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诗中“孝友元无间,蓬蒿了不除”体现了主人公的道德品质和对生活的超然态度。而“立壁有图书”则突显了主人公对知识的重视。最后,以“东林夜来月,强半为君舒”作结,不仅描绘了新居的自然美景,也隐喻了主人公内心的宁静与满足。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新生活的祝福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