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衿裾藉藉:形容衣着华丽,人多热闹。
- 昼锦:指白天穿着锦衣,比喻显贵。
- 辟书:指征召文书。
- 观察使:古代官职名,负责监察地方。
- 惠文冠:指高官的帽子,象征官职。
- 邛:地名,今四川邛崃。
- 赀郎:指卖官鬻爵的官员。
- 休汝:指离开汝州,汝州在今河南省。
- 驷马:四匹马拉的车,古代高官的标志。
- 乌衣:指平民百姓。
- 群从:指同族兄弟。
- 琅玕:美玉,比喻优秀的人才。
翻译
长安城中衣着华丽的人群熙熙攘攘,羡慕你得到的君恩如同白日穿着锦衣般显贵。 你已经通过征召文书成为观察使,何须再戴上象征高官的惠文冠呢? 你前往邛地并非为了向卖官鬻爵的官员请谒,离开汝州时,你的风采足以让人夸赞如同驾驭驷马的高官。 即使你的乌衣身份稍显平凡,但王家的同族兄弟们都是如美玉般优秀的人才。
赏析
这首作品赞美了从孙伯和的显贵地位和才华。诗中通过“衿裾藉藉”和“昼锦”等意象,描绘了长安城的繁华和伯和的尊贵。后文则通过“辟书”、“观察使”等官职名称,以及“惠文冠”、“驷马”等象征物,进一步强调了伯和的官职和地位。最后,诗人以“乌衣”和“琅玕”作比,既表达了对伯和的谦逊之态的赞赏,也突出了王家人才辈出的家族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