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经筵:古代皇帝听讲经史的地方。
- 史馆:古代负责编纂史书的机构。
- 宫端:指宫中的重要职位。
- 玉署:指翰林院,古代负责编纂国史、起草诏令的机构。
- 銮坡:指皇帝的御座,也代指皇帝。
- 双绶紫:指官员的紫色绶带,象征高官显爵。
- 一条冰:比喻清廉如冰,指官员清廉。
- 匡鼎:指匡衡,西汉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曾任太子太傅。
- 金瓯:指国家的疆土,比喻国家的完整。
- 履声:脚步声,这里指官员行走的声音。
- 觚棱:古代建筑中的一种装饰性棱角,这里指宫殿的棱角。
翻译
申先生汝默因在经筵和史馆的辛勤工作而被提升为宫中的学士,我为此写下这首诗来祝贺。
你的史学才能和经学知识被世人推崇,玉署和銮坡的职位同时提升。
大家争相观看你佩戴的双绶紫,你的官衔就像一条清廉的冰。
皇帝称赞你像匡衡一样能解颐,人们认识到你处理国家大事的能力可靠。
对于那些懒散的列卿,你不必羡慕,你的脚步声在寒冷的月光下回响在宫殿的棱角。
赏析
这首诗是王世贞对申先生汝默的祝贺之作,通过赞美其在经筵和史馆的成就,以及对其官职提升的喜悦,表达了对其才能和清廉品质的赞赏。诗中运用了丰富的典故和比喻,如“双绶紫”、“一条冰”等,形象生动地描绘了申先生的形象和地位。同时,通过对“匡鼎”和“金瓯”的提及,强调了申先生在国家政治中的重要作用。最后,以“履声寒月满觚棱”作结,既描绘了宫廷的静谧景象,也象征了申先生的清廉和高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