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辟支佛:(pì zhī fó)佛教中指通过自己的努力觉悟的佛陀,与通过教化他人觉悟的佛陀(如释迦牟尼)不同。
- 薄伽梵:(bó jiā fàn)佛教中对佛陀的尊称,意为“世尊”。
- 舍利:(shè lì)佛教中指佛陀或高僧圆寂后遗留下来的遗骨或骨灰。
- 劫:(jié)佛教中指极长的时间单位,一劫相当于无数年。
翻译
自从参悟了佛陀的教诲,我后悔曾经追求成为辟支佛。 舍利又算得了什么呢,不过是亿万年前的一块枯骨。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佛教教义的深刻理解和自我反省。诗人通过对比“薄伽梵”(佛陀)和“辟支佛”,表达了对佛陀教诲的尊崇以及对个人修行道路的反思。诗中的“舍利何足言,劫前一枯骨”则进一步以舍利为例,批判了对物质遗迹的过分崇拜,强调了佛教中对精神觉悟的重视。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佛教哲理的深刻领悟和独到见解。

王世贞
明苏州府太仓人,字元美,自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刑部主事。杨继盛因弹劾严嵩而下狱,世贞时进汤药,又代其妻草疏。杨死,复棺殓之。严嵩大恨。会鞑靼军入塞,嵩诿过于世贞父蓟辽总督王忬,下狱。世贞与弟王世懋伏嵩门乞贷,忬卒论死,兄弟号泣持丧归。隆庆初讼父冤,复父官。后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好为古诗文,始与李攀龙主文盟,主张文不读西汉以后作,诗不读中唐人集,以复古号召一世。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于是天下咸望走其门,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尽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
王世贞的其他作品
- 《 顾舍人夏日过访弘法寺 》 —— [ 明 ] 王世贞
- 《 咏诸功臣像二十六首故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参军国事太傅中军右丞相征北大将军魏国公中山徐武宁王达 》 —— [ 明 ] 王世贞
- 《 登岱六首 》 —— [ 明 ] 王世贞
- 《 送张虞部伯启左迁常州别驾 》 —— [ 明 ] 王世贞
- 《 曾舜征令长洲有古循吏声实而台抨当调作此送之 》 —— [ 明 ] 王世贞
- 《 鹧鸪天 · 书怀 》 —— [ 明 ] 王世贞
- 《 李宪使示蜀中诸诗率尔酬答 》 —— [ 明 ] 王世贞
- 《 汪中丞戚都督道服访余小祇园即事 》 —— [ 明 ] 王世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