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辟支佛:(pì zhī fó)佛教中指通过自己的努力觉悟的佛陀,与通过教化他人觉悟的佛陀(如释迦牟尼)不同。
- 薄伽梵:(bó jiā fàn)佛教中对佛陀的尊称,意为“世尊”。
- 舍利:(shè lì)佛教中指佛陀或高僧圆寂后遗留下来的遗骨或骨灰。
- 劫:(jié)佛教中指极长的时间单位,一劫相当于无数年。
翻译
自从参悟了佛陀的教诲,我后悔曾经追求成为辟支佛。 舍利又算得了什么呢,不过是亿万年前的一块枯骨。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佛教教义的深刻理解和自我反省。诗人通过对比“薄伽梵”(佛陀)和“辟支佛”,表达了对佛陀教诲的尊崇以及对个人修行道路的反思。诗中的“舍利何足言,劫前一枯骨”则进一步以舍利为例,批判了对物质遗迹的过分崇拜,强调了佛教中对精神觉悟的重视。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佛教哲理的深刻领悟和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