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司成邀同王光禄赏王贡士园芍药前是已醉牡丹下矣芍药尤盛丽可爱赋此与之
四月王园醉牡丹,仍逢芍药拥朱栏。
毋论百种俱争媚,为殿群芳且细看。
谑浪古时传洧水,风流今日冠长干。
莫将倾国虚相让,谁似霓裳舞玉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司成:古代官名,这里指赵司成。
- 光禄:古代官名,这里指王光禄。
- 贡士:明清时期对乡试考中者的称呼。
- 芍药:一种植物,多年生草本,花大而美丽,有多种颜色。
- 朱栏:红色的栏杆。
- 毋论:不论,不管。
- 争媚:竞相展现美丽。
- 殿群芳:在众多花卉中居于末位,但仍值得欣赏。
- 谑浪:戏谑放浪。
- 洧水:古代水名,这里可能指代古代的某个地方或事件。
- 风流:这里指文雅、有才华。
- 长干:古代地名,这里可能指代南京一带。
- 倾国:形容女子美貌到极点,能使国家倾覆。
- 霓裳舞玉盘:形容舞蹈或景象极其美丽,如同仙女在玉盘上跳舞。
翻译
四月里在王园中醉赏牡丹,又遇到芍药盛开围绕着红色栏杆。不论百种花儿都在竞相展现美丽,作为群芳之末的芍药也值得细细观赏。古代有戏谑放浪的传说来自洧水,今日的风流才子则以长干为冠。不要虚伪地相让那倾国倾城的美貌,谁又能像霓裳舞在玉盘上的仙女那样动人呢?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四月王园中牡丹与芍药竞相绽放的盛景,通过对比牡丹与芍药的美,表达了诗人对芍药独特魅力的赞赏。诗中“毋论百种俱争媚,为殿群芳且细看”一句,既展现了群芳争艳的场面,又突出了芍药在众多花卉中的独特地位。后两句则通过引用古代传说和地名,增添了诗歌的历史文化底蕴,同时以“霓裳舞玉盘”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芍药的绝美之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