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上人自江右来谒敬美赠之诗云南海杨枝白社莲老僧无住总随缘不知逢着文章伯可有衣裳与大颠又行脚山僧不住山正逢居士掩玄关却嫌留偈多重障大海长空自往还盖谓余方杜门不易见倚韵立赠二绝
参尽丛林踏尽山,未容轻叩净名关。
霜寒路滑知应否,收取三条坐具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晓上人:指早晨来访的僧人。
- 江右:指长江以西的地区。
- 谒:拜访。
- 敬美:对僧人的尊称。
- 南海杨枝白社莲:指佛教中的南海观音,杨枝和白莲都是佛教中的象征物。
- 老僧无住总随缘:老僧指年长的僧人,无住表示不执着于任何事物,随缘则是顺应自然。
- 文章伯:指有学问的人。
- 大颠:指佛教中的大颠和尚,以智慧著称。
- 行脚山僧:指四处游历修行的僧人。
- 不住山:不固定居住在山中。
- 居士:在家修行的佛教徒。
- 掩玄关:关闭深奥的门户,指闭门不出。
- 留偈:留下诗句。
- 重障:重重障碍。
- 大海长空:比喻广阔无垠。
- 杜门:闭门。
- 不易见:不容易见到。
- 参尽:参访完毕。
- 丛林:指佛教寺庙。
- 净名关:指清净的名声和境界。
- 霜寒路滑:形容天气寒冷,道路湿滑。
- 知应否:知道是否应该。
- 收取三条坐具还:指收拾起三件坐具(僧人常用的坐具)回去。
翻译
早晨,一位来自长江以西的僧人来访,敬美赠给他一首诗,诗中提到南海观音的杨枝和白莲,老僧人随缘而行,不执着于任何事物。不知道遇到有学问的人,是否能给予衣裳与大颠和尚。又提到四处游历的僧人不固定居住在山中,正逢在家修行的居士闭门不出,却嫌留下诗句多重障碍,大海长空自往还。这大概是在说我正在闭门不出,不容易见到。我倚着韵脚,赠给他两首绝句。
参访完丛林,踏遍了山川,未能轻易叩开清净的名声和境界之门。天气寒冷,道路湿滑,知道是否应该收拾起三件坐具回去。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僧人游历和修行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佛教修行生活的理解和尊重。诗中运用了佛教的象征物和典故,如南海观音、杨枝、白莲、大颠和尚等,展现了佛教文化的深厚底蕴。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作者对清净境界的向往和对世俗的淡泊态度。通过对僧人行为的描写,反映了作者对修行者坚韧不拔、顺应自然的生活态度的赞赏。整体上,诗歌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佛教修行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