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鸣瑴:人名,黄鸣瑴。
- 梓潼:地名,今四川省梓潼县。
- 儒官:指担任文职的官员。
- 文翁:古代贤人,以教化百姓著称。
- 化俗:改善风俗。
- 通津:比喻通达的道路或途径。
- 风云有命:比喻人的命运受天意支配。
- 琴鹤随身:比喻清贫而高洁的生活。
- 入山:指出家修行。
- 作宦:做官。
- 下车人:指新任官员。
翻译
有雄才大略的人怎能老于征途尘埃之中,暂时借着儒官的身份作为远方的臣子。 只要像文翁那样能够教化百姓,就应该知道蜀道也是通达的途径。 命运虽由天定,但晚年的风云变幻也不应逃避,带着琴和鹤,即使贫穷也不厌弃。 我选择入山修行,而你去做官,相逢时哪会有新官上任的人。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黄鸣瑴的送别之情,同时也抒发了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诗中,“雄才岂合老征尘”一句,既是对友人才华的肯定,也是对友人未来仕途的期许。后文通过“文翁能化俗”和“蜀道即通津”的比喻,鼓励友人以教化百姓为己任,相信无论在何处都能有所作为。最后两句则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与友人的仕途选择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各自人生道路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