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文斗山谒选北行舟过大通赋诗留别并出丹霞题咏见示用韵赠行
高挂蒲帆出大通,抱琴埽石就松风。
携将六月薰风去,散入三春雨露中。
望气君应追柱下,救时人尽识姚崇。
何堪一笑溪桥别,每见莲花便忆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蒲帆:用蒲草编织的帆,这里指帆船。
- 埽石:埽(sǎo),古代一种清扫工具,这里指用埽清扫石头。
- 薰风:和暖的风,指初夏时的东南风。
- 柱下:古代官名,指柱下史,负责记录历史。
- 姚崇:唐代著名政治家,以清廉著称。
翻译
高高挂起蒲草编织的帆,驶出大通, 手抱古琴,清扫石头,靠近松树聆听风声。 带着六月和暖的东南风离去, 将这温暖的风散入春天的雨露之中。 你应当追寻柱下史的足迹,记录历史, 人们都认识像姚崇那样救时之士。 在溪桥边,怎能忍受一笑而别的情景, 每次看到莲花,便会想起你。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送别友人的情景,通过“蒲帆”、“松风”、“薰风”等自然元素,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意境。诗中“携将六月薰风去,散入三春雨露中”一句,巧妙地将季节与自然现象结合,表达了对友人旅途的祝愿。末句“每见莲花便忆公”则深情地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然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