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视历:查看历书。
- 闰:闰年,指在平年基础上增加一天的年份。
- 闭门:闭门不出。
- 隔年春:指立春,即农历新年后的第一个节气。
- 蹉跎:虚度光阴。
- 大尽:指大月,即农历中每月有三十天的月份。
- 取次:依次,逐渐。
- 小除:指小月,即农历中每月有二十九天的月份。
- 野老:村中的老人。
- 祠:祭祀。
- 太乙:古代神话中的星神。
- 村童:村中的小孩。
- 布席:铺设席子,准备宴席。
- 待:等待。
- 庚申:古代干支纪年法中的一个组合,此处可能指特定的日子或节日。
- 腊里:腊月里,即农历十二月。
- 阳律:指春天的气息或音乐。
- 冻谷:冻结的谷物。
- 寒消:寒冷消退。
- 斗柄寅:指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寅位,表示春天的到来。
翻译
查看历书才知道今年是闰年,闭门不出已经迎来了新年的春天。虚度了大部分的日子,逐渐到了小月的半旬。村中的老人焚香祭祀星神太乙,小孩们铺设席子准备迎接庚申日。谁家在腊月里吹起了春天的气息,冻结的谷物随着寒冷的消退,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寅位,预示着春天的到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立春时节的景象,通过历法和自然现象的描述,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春天的到来。诗中运用了对比和象征手法,如“视历始知今岁闰”与“闭门先得隔年春”形成时间上的对比,而“冻谷寒消斗柄寅”则象征着春天的复苏。整体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时间的敏锐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