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李子长先生墓

· 成鹫
谁把高名榜翠微,先师亲笔写泉扉。 白沙门下多牙笏,黄叶堆中一布衣。 古道静观宜往复,大贤遗泽尚依稀。 清风留在山南北,社日儿郎荐蕨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榜翠微(bǎng cuì wēi):在翠微山上题字。
  • 泉扉(quán fēi):泉水的门户,这里指墓碑。
  • 白沙:指陈献章,明代著名理学家。
  • 牙笏(yá hù):古代官员上朝时手持的象牙制笏板。
  • 黄叶:秋天的落叶,象征墓地。
  • 布衣:指平民,这里指李子长先生。
  • 古道:古老的道路,这里指传统道德。
  • 大贤:伟大的贤人。
  • 遗泽(yí zé):留下的恩泽。
  • 依稀(yī xī):模糊不清的样子。
  • 社日:古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
  • 蕨薇(jué wēi):两种植物,这里指祭祀时用的植物。

翻译

谁在翠微山上题写了高名,是先师亲手写在了墓碑上。 白沙门下有许多官员,而黄叶堆中却只有一位平民。 古老的道德静观之下适宜往返,伟大的贤人留下的恩泽依旧依稀可见。 清风留在了山的南北,社日时孩子们用蕨薇来祭祀。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李子长先生墓的描绘,表达了对先师的敬仰和对传统道德的怀念。诗中“白沙门下多牙笏,黄叶堆中一布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李子长先生虽为平民却有着高尚的品德。后两句则通过对古道和大贤遗泽的描述,传达了对先贤的缅怀之情。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对先贤的敬意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成鹫

成鹫,俗姓方,名颛恺,字趾麟。出家后法名光鹫,字即山;后易名成鹫,字迹删。广东番禺人。明举人方国骅之子。年十三补诸生。以时世苦乱,于清圣祖康熙十六年(一六七七)自行落发,康熙二十年禀受十戒。曾住会同县(今琼海)多异山海潮岩灵泉寺、香山县(今中山)东林庵、澳门普济禅院、广州河南大通寺、肇庆鼎湖山庆云寺,为当时著名遗民僧。工诗文,一时名卿巨公多与往还。论者谓其文源于《周易》,变化于《庄》《骚》,其诗在灵运、香山之间。年八十五圆寂于广州。著有《楞严经直说》、《道德经直说》、《鼎湖山志》、《鹿湖近草》、《咸陟堂诗文集》等。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三二八有传。 ► 17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