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镇远

· 祁顺
一麾犹未脱蛮荒,造物无情日月忙。 贵筑此时旋使节,镇阳依旧寄行装。 心同漆室忧宗国,人忆并州是故乡。 儿女牵衣频借问,为谁添却满头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huī):古代指挥军队的旗帜,这里指官职。
  • 蛮荒:指边远未开化的地区。
  • 造物:指自然或天意。
  • 贵筑:地名,今贵州省贵阳市。
  • 使节:指出使的官员。
  • 镇阳: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指镇远。
  • 漆室:指忧国忧民的女子,典出《列女传》。
  • 并州:古地名,今山西省太原市一带,这里指诗人的故乡。
  • 牵衣:拉扯衣服,表示亲近或挽留。
  • 借问:请问。
  • 满头霜:比喻白发。

翻译

一官尚未能离开这荒凉的边疆,自然无情,日月匆匆。 在贵筑这个地方我转交了使节,而镇阳依旧存放着我的行囊。 我的心如同漆室女子般忧虑着国家,人们却怀念着并州,我的故乡。 儿女们拉着我的衣服频频询问,是谁让我的头上增添了这么多白发。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身处边远之地,对国家和故乡的深切忧虑与怀念。诗中“一麾犹未脱蛮荒”展现了诗人对现状的不满与无奈,“心同漆室忧宗国”则强烈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末句通过儿女的询问,巧妙地描绘了诗人因忧国而早生的白发,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和艺术感染力。

祁顺

明广东东莞人,字致和,号巽川。天顺四年进士,授兵部主事,进郎中。成化中使朝鲜,不受金缯,拒声伎之奉。累官至江西左布政使。有《石阡府志》、《巽川集》。 ► 53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