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佥宪之京次原寄石阡得士韵

· 祁顺
圣主尊亲诏八荒,宪臣朝贺自炎方。 三边政肃群豺遁,万里秋高一鹗翔。 表献御筵天咫尺,身依仙禁日辉光。 炉烟两袖携来满,散作人间雨露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佥宪:古代官名,指监察御史。
  • 八荒:指天下,八方荒远的地方。
  • 宪臣:指监察官员。
  • 炎方:指南方。
  • 三边:指边疆。
  • :一种凶猛的野兽,比喻恶人。
  • :一种猛禽,比喻英才。
  • 表献:上表献礼。
  • 御筵:皇帝的宴席。
  • 天咫尺:形容离天很近,比喻接近皇帝。
  • 仙禁:指皇宫。
  • 日辉光:日光,比喻皇帝的恩泽。
  • 炉烟:香炉中的烟,比喻皇帝的恩泽。
  • 雨露香:比喻皇帝的恩泽如雨露般滋润。

翻译

圣明的君主以尊崇亲属的诏令遍及八方,监察官员从南方来朝贺。 边疆政治清明,恶人逃遁,万里秋高气爽,英才如鹗鸟高飞。 上表献礼于皇帝的宴席,仿佛近在天边,身在皇宫,日光般辉耀。 两袖携带着香炉的烟雾,散布人间,如同雨露般的恩泽香气四溢。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明朝时期监察官员李佥宪前往京城朝贺的盛况。诗中,“圣主尊亲诏八荒”一句,展现了皇帝的威严和尊贵,以及其诏令的广泛影响。通过“三边政肃群豺遁,万里秋高一鹗翔”的对比,表达了边疆政治的清明和英才的崛起。后两句则通过“表献御筵天咫尺,身依仙禁日辉光”的描绘,展现了朝贺的庄严和官员的荣耀。最后,“炉烟两袖携来满,散作人间雨露香”则以象征手法,表达了皇帝恩泽的广被和深远。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开阔,表达了作者对皇帝的忠诚和对国家繁荣的赞美。

祁顺

明广东东莞人,字致和,号巽川。天顺四年进士,授兵部主事,进郎中。成化中使朝鲜,不受金缯,拒声伎之奉。累官至江西左布政使。有《石阡府志》、《巽川集》。 ► 53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