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三日自清平至杨老堡午酌观音堂东翠渠
晓发清平西,春早多阴雨。
辕门具壶觞,车马纷出祖。
杯停速分袂,意不尽宾主。
边城息烽烟,道路忘脩阻。
吟哦声呜呜,太瘦为诗苦。
山塘近清溪,驻节暂容与。
一饷即驱驰,天寒日过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辕门:古代帝王出行,止宿时以车为屏,将车辕竖起,相对如门,故称。
- 壶觞:酒器。
- 分袂:分别,离别。
- 烽烟:古代边防报警时点燃的烟火,比喻战争。
- 脩阻:道路遥远而阻隔。
- 呜呜:形容吟咏之声。
- 饷:此处指短暂的休息或用餐。
- 驱驰:策马快跑,比喻奔走效力。
翻译
清晨从清平出发,早春时节阴雨连绵。在辕门外备好酒器,车马纷纷准备送行。酒杯停下,迅速告别,宾主之间意犹未尽。边城已经平息了战火,道路虽然遥远但不再阻隔。吟咏之声呜呜作响,因为作诗而显得消瘦苦闷。山塘靠近清澈的溪流,暂时驻足休息。一顿饭的时间后便继续驱驰,天寒地冻,日头已过中午。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早春清晨出发的情景,通过“阴雨”、“辕门”、“壶觞”等意象,营造出一种离别的氛围。诗中“吟哦声呜呜,太瘦为诗苦”表达了诗人因作诗而消瘦的苦闷心情,展现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执着与热爱。最后,“山塘近清溪,驻节暂容与”一句,以景结情,将离别的情感融入自然景色之中,给人以无限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