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寓中宿华严精舍舍后有树名九里香花叶并茂李东园赋诗六章予至而和之亦触物写怀之意云尔

· 成鹫
丰乐有真诀,善生良不殊。 护根如韫玉,惜叶似藏珠。 形影不相假,斧斤何处无。 偶来芳树下,迟尔立须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寓中:居住的地方。
  • 华严精舍:指华严寺,精舍指僧人修行的地方。
  • 九里香:一种植物,其花叶并茂,香气浓郁。
  • 李东园:人名,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同道。
  • 赋诗:作诗。
  • 和之:和诗,即依照原诗的韵脚或意境作诗回应。
  • 触物写怀:通过观察事物来表达内心的情感。
  • 真诀:真正的诀窍或道理。
  • 善生:良好的生长。
  • 韫玉:隐藏的玉,比喻珍贵的东西被珍藏。
  • 藏珠:隐藏的珍珠,比喻珍贵的东西被珍藏。
  • 形影不相假:形体和影子不能互相替代,比喻事物的本质不可替代。
  • 斧斤:斧头,这里指砍伐。
  • 偶来:偶然来到。
  • 迟尔:等待你。
  • 立须臾:站立片刻。

翻译

在秋日的寓所中,我住在华严寺的精舍里,寺后有一棵名为九里香的树,它的花和叶子都很茂盛。李东园为此树作诗六章,我来到这里,也和了一首诗,这是通过观察事物来表达我的情感。

丰乐有真正的诀窍,良好的生长其实并没有什么不同。保护树根就像珍藏着玉石,珍惜叶子就像藏着珍珠。形体和影子不能互相替代,但斧头何处不在呢?我偶然来到这棵芳香的树下,等待你站立片刻。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写九里香树的生长状态,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生命保护的思考。诗中“护根如韫玉,惜叶似藏珠”形象地比喻了保护和珍惜生命的重要性。后两句“形影不相假,斧斤何处无”则隐含了对生命脆弱性的认识,提醒人们要珍惜和保护自然。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命的深刻感悟。

成鹫

成鹫,俗姓方,名颛恺,字趾麟。出家后法名光鹫,字即山;后易名成鹫,字迹删。广东番禺人。明举人方国骅之子。年十三补诸生。以时世苦乱,于清圣祖康熙十六年(一六七七)自行落发,康熙二十年禀受十戒。曾住会同县(今琼海)多异山海潮岩灵泉寺、香山县(今中山)东林庵、澳门普济禅院、广州河南大通寺、肇庆鼎湖山庆云寺,为当时著名遗民僧。工诗文,一时名卿巨公多与往还。论者谓其文源于《周易》,变化于《庄》《骚》,其诗在灵运、香山之间。年八十五圆寂于广州。著有《楞严经直说》、《道德经直说》、《鼎湖山志》、《鹿湖近草》、《咸陟堂诗文集》等。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三二八有传。 ► 17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