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即景同翠渠联句

· 祁顺
大山独立如玉琢,小山斗立如人搏。 泉冲洞窍窈以通,石缀云崖危不落。 野芳隐映东风浮,树林远近春云薄。 缥渺烟霞百鸟鸣,清泠水石群鱼跃。 行行三里与五里,处处浅酌复深酌。 笑将壶盖当轻杯,薄采溪毛充大嚼。 偶遗野雉割家鸡,巧啖芝麻施笋箨。 访奇直欲穷幽深,处世何须大束缚。 诗才稍缓嫌催促,酒思才酣耽戏谑。 天高地下此心闲,谁道夷方不为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yǎo):深远。
  • 缥渺 (piāo miǎo):隐隐约约,若有若无的样子。
  • (líng):清凉。
  • 溪毛 (xī máo):溪边的草。
  • 笋箨 (sǔn tuò):笋壳。
  • 夷方 (yí fāng):指边远的地方。

翻译

大山独自耸立,如同精雕细琢的玉石,小山则像人搏斗时紧紧抓住的样子。泉水冲击着洞穴,深邃而通达,石头悬挂在云雾缭绕的崖壁上,危险却又不掉落。野花在风中隐约可见,树木远近都被春云轻薄地覆盖。烟霞隐约可见,百鸟鸣叫,清凉的水石上群鱼欢跃。走三里五里,处处都是浅尝辄止又深饮不止。笑着把壶盖当作轻杯,采摘溪边的草当作大口嚼食。偶尔遗失野雉,却割了家鸡,巧妙地吃芝麻和笋壳。寻访奇景直欲深入幽深之地,处世何必太过束缚。诗才稍缓,嫌催促,酒思才酣,喜欢戏谑。天高地远,此心闲适,谁说边远之地不是乐土。

赏析

这首作品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山中的自然景色,通过对比大山与小山的形态,以及泉水的流动和石头的悬挂,展现了山中的静谧与生机。诗中“野芳隐映东风浮”等句,以细腻的感受捕捉了春天的气息。后半部分则通过描述行旅中的饮食和心态,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豁达态度,体现了在自然中寻找心灵慰藉的情怀。

祁顺

明广东东莞人,字致和,号巽川。天顺四年进士,授兵部主事,进郎中。成化中使朝鲜,不受金缯,拒声伎之奉。累官至江西左布政使。有《石阡府志》、《巽川集》。 ► 53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