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湘江

· 史谨
远乘一舸渡江乡,风景萧萧带夕阳。 古树有巢鸠借宿,野花无主蝶偷香。 惊心忽见山排戟,留客时闻燕语樯。 惆怅骚魂招不得,空依芦苇望三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gě):大船。
  • 萧萧:形容风声或草木摇动声。
  • (jiū):斑鸠,一种鸟。
  • (qiáng):帆船上挂风帆的桅杆。
  • 骚魂:指诗人的灵魂。
  • 三湘:指湘江流域,即湖南一带。

翻译

乘着一艘大船远渡至江边的故乡,风景中带着夕阳的余晖,显得有些凄凉。 古老的树上,斑鸠有巢可以借宿,野外的花朵无主,蝴蝶偷偷地吸取花香。 突然间,山峰排列如戟,令人心惊,留客之时,时常听到燕子在帆桅上呢喃。 我惆怅地感到诗人的灵魂无法被召唤回来,只能空自依靠在芦苇旁,望着三湘的方向。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渡江归乡的情景,通过“萧萧带夕阳”的风景描写,营造出一种凄凉而美丽的氛围。诗中“古树有巢鸠借宿,野花无主蝶偷香”巧妙地运用了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和对自然界的细腻观察。后两句“惊心忽见山排戟,留客时闻燕语樯”则通过山峰和燕子的形象,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惊异和留恋。结尾的“惆怅骚魂招不得,空依芦苇望三湘”深刻表达了诗人对诗意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无奈的感慨。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史谨

明苏州府昆山人,字公谨,号吴门野樵。洪武中谪居云南,以荐为应天府推官,迁湘阴县丞。罢官后,侨居南京。性高洁,喜吟咏,工绘画。筑独醉亭,卖药自给。有《独醉亭诗集》。 ► 40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