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蚀

· 史谨
出海银蟾一鉴圆,天狼俄扰失婵娟。 耳交钟鼓心尤切,轮缺山河影渐偏。 玉兔无声閒杵臼,素娥潜迹渺云烟。 扫除喜遇飞廉至,依旧清光万古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银蟾:指月亮。
  • 天狼:星名,这里比喻侵蚀月亮的阴影。
  • 婵娟:美好的样子,这里指月亮。
  • 耳交钟鼓:形容声音交织,这里指月蚀时人们敲打钟鼓以驱赶天狗。
  • 轮缺:指月蚀时月亮被遮住一部分,形状不完整。
  • 山河影:指月亮上的阴影,古人认为那是山河的影子。
  • 玉兔:传说中月宫里的动物,这里指月亮。
  • 閒杵臼:閒(xián),空闲;杵臼,捣药的工具,传说中玉兔在月宫捣药。
  • 素娥:嫦娥的别称,这里指月宫中的仙女。
  • 潜迹:隐藏踪迹。
  • 渺云烟:形容景象模糊不清。
  • 飞廉:古代传说中的风神,这里指风。

翻译

月亮初升时如一面圆镜,突然天狼星般的阴影扰乱了它的美丽。 钟鼓声交织,我的心更加紧切,月亮缺了一角,山河的影子也渐渐偏移。 玉兔停止了捣药,嫦娥也隐藏了踪迹,仿佛消失在茫茫云烟之中。 欣喜地看到风神飞廉的到来,月亮再次恢复了它的清光,万古如一地悬挂在天空。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月蚀的景象及其对人们情感的影响。诗中,“银蟾”、“婵娟”等词语赋予月亮以美丽的形象,而“天狼”、“轮缺”则生动地表现了月蚀的过程。通过“耳交钟鼓”和“心尤切”表达了人们对月蚀的紧张和担忧。最后,风神飞廉的到来象征着月蚀的结束,月亮恢复了它的清光,象征着希望和美好的回归。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深刻感受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史谨

明苏州府昆山人,字公谨,号吴门野樵。洪武中谪居云南,以荐为应天府推官,迁湘阴县丞。罢官后,侨居南京。性高洁,喜吟咏,工绘画。筑独醉亭,卖药自给。有《独醉亭诗集》。 ► 40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