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别同学诸子

· 成鹫
初别君,齐昌去。再别君,泷西住。去年支杖入罗浮,今年渡海随烟雾。 远别四五回,暂别不知数。人生离合能几何,何况衰年各岐路。 岐路今年忆去年,多谢长篇还短篇。寻思留语与君别,当时道尽今茫然。 不可说,不可说,重阳九日黄花发。西风吹转只轮轻,直到南溟见孤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成鹫:俗名方颛恺,字麟趾,号东樵山人,广东番禺人。
  • 齐昌:古县名,今广东兴宁。
  • 泷西:泷水以西地区。泷,shuāng。
  • 罗浮:山名,在广东博罗、增城、龙门三县交界处。
  • 南溟:南海。

翻译

刚与你分别时,我前往齐昌。再次与你分别,我在泷西居住。去年拄着拐杖进入罗浮山,今年渡海伴随着烟雾。 远远分别有四五回了,短暂分别都不知道有多少次。人生聚合离散能有多少回呢,何况在衰老之年各自走上不同的道路。 今年在歧路想起去年,感谢那些长篇和短篇的话语。仔细思索留下话语与你道别,当时说尽了现在却又茫然。 不能说,不能说,重阳九日黄色的菊花开放。西风吹动只有车轮轻快转动,一直到南海看见那孤独的月亮。

赏析

这首诗围绕着与同学诸子的多次分别展开,诉说着人生的聚散无常,以及老去时面临分别的复杂心情。诗中既感慨分别次数之多,又嗟叹暮年时各奔歧路。回忆起过往的话语,虽当时道尽,但如今又觉茫然。“重阳九日黄花发”营造出一种萧索的氛围。最后以“西风吹转只轮轻,直到南溟见孤月”结尾,既写出行路之远,又烘托出一种孤寂感。整体意境深沉,情感真挚,将离别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成鹫

成鹫,俗姓方,名颛恺,字趾麟。出家后法名光鹫,字即山;后易名成鹫,字迹删。广东番禺人。明举人方国骅之子。年十三补诸生。以时世苦乱,于清圣祖康熙十六年(一六七七)自行落发,康熙二十年禀受十戒。曾住会同县(今琼海)多异山海潮岩灵泉寺、香山县(今中山)东林庵、澳门普济禅院、广州河南大通寺、肇庆鼎湖山庆云寺,为当时著名遗民僧。工诗文,一时名卿巨公多与往还。论者谓其文源于《周易》,变化于《庄》《骚》,其诗在灵运、香山之间。年八十五圆寂于广州。著有《楞严经直说》、《道德经直说》、《鼎湖山志》、《鹿湖近草》、《咸陟堂诗文集》等。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三二八有传。 ► 1745篇诗文